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中臺灣菁英與地域社會研究(6030)
(Eng.) Study of the Elite and Local Community in Central Taiwan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李毓嵐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41
課程簡述
自清代以來,中臺灣地區具有士紳的身份與社會地位,或是能夠運用「策略」(strategies)在地方上建構某些「支配模式」(Patterns of dominance)來發展影響力的地方菁英,其活動與所處地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教育事業常有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日治時期,地方菁英每被延攬出任街庒長,例如霧峰林家之於霧峰、楊肇嘉和蔡蓮舫之於清水、陳懷澄之於鹿港,與地方建設更是息息相關。
本課程試圖藉由闡明地方菁英與地域社會的互動,使修課同學對中臺灣之重要人物、家族、聚落發展等歷史面相,能有更深切的認識。
上課方式以同學報告為主,討論為副。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理解中臺灣菁英與地方社會發展之關係,奠定研究的基礎。
瞭解中臺灣社會之發展脈絡與文化價值。




1.研究能力
2.科技資源應用
3.溝通與表達
4.社會關懷
5.國際視野
70
0
0
30
0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第一週 課程簡介、進行方式與評量方式溝通
第二週 臺灣歷史人物相關工具書與電子資料庫介紹
1、《臺灣人士鑑》、《臺灣列紳傳》、《臺灣官紳年鑑》、方志人物志介紹
2、「臺灣人物誌」、「臺灣日記知識庫」、「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等電子資料庫介紹
第三週 霧峰林家的發展
1、興起與中挫
2、林文察與臺勇
3、對於清季臺灣外患、新政、日本領臺之肆應
4、戰後林正亨的生與死
第四週 霧峰林家與地域社會
1、成立「霧峰一新會」
2、創辦「坑口農事自治村」
3、與民間信仰之關係
第五週 霧峰林家的婦女
1、霧峰林家的婚姻圈
2、頂厝、下厝的重要女性
第六週 林獻堂研究概況介紹(一)
1、擔任府評議員的經過與對皇民奉公會的參與
2、「櫟社」活動的參與
3、所著《環球遊記》之內容
第七週 林獻堂研究概況介紹(二)
1、接觸基督教之經過與學佛因緣
2、體育活動、音樂生活、臺灣島內旅遊活動
第八週 其他霧峰林家重要人物介紹
1、林癡仙、林幼春、林仲衡
2、林烈堂、林紀堂
第十週 霧峰林家、萊園實地參訪
第十一週 清水「蔡源順」家族
1、清水的發展與「蔡源順」家族的起落
2、投身民族運動的蔡惠如
3、蔡蓮舫的社會角色與家庭生活
第十二週 清水楊家與「蔡泉成」家族
1、清水楊家的發展與楊肇嘉相關資料介紹
2、「蔡泉成」家族的發展(蔡鴻猷、蔡年亨)
第十三週 鹿港重要家族
1、辜家與鹿港之關係
2、鹿港丁家
3、慶昌行陳家
第十四週 筱雲山莊與摘星山莊
1、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
2、摘星山莊林其中的生平
第十五週 潭子傅錫祺(以其日記為分析場域)
1、街長生涯
2、報社記者任內
2、家庭生活
第十六週 豐原張麗俊
1、保正生涯
2、休閒娛樂
3、宗教活動與喪葬禮俗
第十七週 同學報告(一)
第十八週 同學報告(二)




學習評量方式
口頭報告30% 書面報告50% 出席率與課堂表現2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王一剛,〈故楊肇嘉先生生平事蹟〉,《臺灣風物》,27卷2期,1977年6月,頁22-24。
王見川,〈南瑤宮、聚星觀、臺灣正劇與其他:《水竹居主人日記》所見日治時期臺灣的宗教信仰與戲劇〉,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21。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王振勳,《林獻堂的社會思想與社會活動新論》,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2008。
何孟興,〈神岡三角仔呂家的崛起〉,《臺灣史蹟》,38期,2001年6月,頁161-169。
吳文星,《鹿港鎮志人物篇》,鹿港鎮:彰縣鹿港鎮公所,2000。
吳水吉,〈筱雲山莊與文英書院〉,《史聯雜誌》,2期,1983年1月,頁80-81。
吳志鈞,〈臺中神岡呂家詩作探析〉,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君晰編,《楊肇嘉先生追思錄》,臺北:楊湘玲,1982。
李昭容,《鹿港丁家大宅》: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0。
李昭容,《鹿港意樓:慶昌行家族史研究》,臺中:晨星,2011。
李毓嵐,〈日治時期霧峰林家的婚姻圈〉,《臺灣文獻》,62卷4期,2011年12月,頁221-280。
李毓嵐,〈林紀堂日記與林癡仙日記的史料價值〉,收於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頁37-87。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
李毓嵐,〈林獻堂生活中的女性〉,《興大歷史學報》,24期,2012年6月,頁59-98。
李毓嵐,〈林獻堂與婦女教育—以霧峰一新會為例〉,《臺灣學研究》,13期,2012年6月,頁93-126。
李毓嵐,《從《水竹居日記》看張麗俊的詩社活動》,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3-334。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私立長榮大學編纂,《新修霧峰鄉志(下)》,臺中縣霧峰鄉:霧峰鄉公所,2009。
周明,《楊肇嘉傳》,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周婉窈,〈「進步由教育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台灣風物》,56卷4期,2006年12月,頁39-89。
林吳帖,《我的記述》,臺中:財團法人素貞興慈會,1970。
林博正主講、林蘭芳紀錄:〈說我霧峰林家〉,《臺灣文獻》,57卷1期,2006年3月,頁73-95。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遺著•追思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林蘭芳,〈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的學佛因緣(1927-1955)〉,收於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頁573-647。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8。
林蘭芳,〈傳統士紳與新科技的對話—豐原張麗俊的近代化體驗(1906-1936)〉,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5-368。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洪文雄計畫主持,《臺中縣縣定古蹟「筱雲山莊」調查研究規劃報告書》,臺中縣:臺中縣文化局,2003。
范燕秋,〈從「水竹居主人日記」看殖民地公共衛生之運作〉,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01-421。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國立中興大學編纂,《臺中市志》,臺中:臺中市政府,2008。
張正昌,《林獻堂與臺灣民族運動》,臺北:益群書店,1981。
張怡敏,〈日治時代台灣地主資本累積之研究—以霧峰林澄堂系為個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2000。
張炎憲、陳傳興主編,《楊肇嘉留真集:清水六然居》,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
許雪姬,〈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女性日記:由陳岺、楊水心日記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6期,2008年12月,頁227-250。
許雪姬,〈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期,2002年5月,頁259-296。
許雪姬,〈日治時期霧峰林家的產業經營初探〉,收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台灣商業傳統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許雪姬,〈忘年之交—獻堂仙與雲萍師〉,《台灣文獻》,57卷1期,2006年3月,頁109-151。
許雪姬,〈林文察與臺勇—臺勇內調之初探〉,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299-32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許雪姬,〈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台灣文獻》,49卷2期,1998年6月,頁1-33。
許雪姬,〈林獻堂與櫟社〉,《兩岸發展史研究》,2期,2006年12月,頁27-65。
許雪姬,〈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期,1999年6月,頁167-211。
許雪姬,〈張麗俊生活中的女性〉,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121。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許雪姬,〈霧峰一新會的成立及其意義〉,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中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6。臺中:臺中縣文化局,2005。
許雪姬,《林正亨的生與死》,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
許雪姬、楊麗祝、賴惠敏編纂,《臺中縣志人物志(續修)卷九》,臺中縣豐原市:臺中縣政府,2010。
許雪姬,〈張麗俊生活中的女性〉,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121。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許雪姬編著,許雪姬、王美雪紀錄,《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紀錄》,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
陳世榮,〈民間信仰與菁英:以張麗俊為核心的社會網絡〉,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67。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陳炎正主編,《豐原市志》,臺中縣:豐原市公所,1986。
陳炎正主編、蔡國煙助理編輯,《清水鎮志》,臺中縣:清水鎮公所, 1988。
陳珮羚,《清代臺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陳瑤塘主編,《清水鎮志》,臺中縣清水鎮:清水鎮公所,1998。
陳瑤塘主編,蔡國煙、陳國智助理編輯,《清水鎮志》,臺中縣:清水鎮公所,1998。
陳德才編,《楊肇嘉先生百歲冥誕紀念集》,臺北:楊湘玲等,1991。
傅錫祺,〈傅錫祺日記1902-1925,1929,1932年〉,未刊稿。
黃子寧,〈林獻堂與基督教(1927-1945)〉,收於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頁675-729。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8。
黃秀政,《臺中縣海線開發史》,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
黃富三,〈日本領台與霧峰林家之肆應—以林朝棟為中心〉,收於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編,《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3。
黃富三,〈林獻堂與三次戰爭的衝擊:乙未之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戰爭〉,《台灣文獻》,57卷1期,2006年3月,頁1-42。
黃富三,〈清季台灣外患、新政與霧峰林家—林家之際遇與紳權性格之轉變〉,《故宮學術季刊》,19卷1期,2001年秋,頁21-37、297-298。
黃富三,〈霧峰林家京控案餘波—清代台灣中部豪族對抗之案例〉,《台灣史研究》, 1卷1期,1994年6月,頁25-54。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臺北:自立晚報,1992。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1987。
黃富三、陳俐甫合編等,《霧峰林家之調查與研究》,臺北:林本源文教基金會,1991。
楊惠仙編,《神岡:筱雲呂玉慶堂典藏古文書集》,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1970。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時報文化,1995。
葉榮鐘編,《楊肇嘉先生榮哀錄》,臺中縣:楊基煒等,1976。
廖振富,〈反抗詩學:日治時期臺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蔡惠如、蔣渭水「治警事件」相關作品為例〉,收於廖振富,《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頁93-160。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廖振富,〈林癡仙詩中的臺灣與中國〉,《臺中商專學報》,29期,1997年6月,頁161-192。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
蔡惠玉,〈臺灣日治時期鄉紳望族墳墓建築之研究—以中部地方霧峰林家、太平吳家、神岡呂家、竹山林家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4。
鄭喜夫,《林朝棟傳》,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賴志彰編撰,《台灣霧峰林家留真集—近、現代史上的活動1897-1947》,台北:自立報系,1989。
謝文泰計畫主持,《神岡鄉「呂家頂瓦厝」九二一震災歷史建築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臺中縣清水鎮:臺中縣文化局,2005。
謝金蓉,《青山有史—臺灣人物新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
謝金蓉編著,《蔡惠如和他的時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羅有桂,〈臺灣民族英雄人物蔡惠如〉,《大學雜誌》,100期,1976年9月,頁25-30。
羅有桂,〈臺灣抗日革命志士—蔡惠如〉,《史聯雜誌》,2期,1983年1月,頁1-17。
羅有桂、梁惠錦,〈臺灣民族運動中早期的蔡惠如〉,《臺灣風物》,26卷3期,1976年9月,頁274-293。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E-Campus



課程輔導時間
每週二14:00-15: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10 / 28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