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公共管理與公民社會(0406) | ||||||||
(Eng.) Public Management and Civil Society | |||||||||
開課單位 | 通識中心 | ||||||||
課程類別 | 必修 | 學分 | 3 | 授課教師 | 潘競恒 | ||||
選課單位 | 不限系所 | 授課使用語言 | 中文 | 英文/EMI | N | 開課學期 | 1072 | ||
課程簡述 | 深入淺出介紹民主政府的管理機制,從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務及治理相關理論基礎發展出的公共管理議題。本課程著重從公共價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探討公民社會中的人民、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在公共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分析協力合作解決公共問題的機制,以及如何以公共價值做為最大公約數,調和不同立場與利益。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含自主學習 | N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1. 培養學生的多元領域觀點,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角度思考公共議題與公共管理,提升學生對公共事務的思辨能力。 2. 了解公共管理人員與制度在當前民主機制中之公共治理困境,並學習如何從公共利益及公共價值觀點尋求改善之道。 3. 藉個案討論,引領學生進行實務分析思考,培養學生對參與公共事務之適當態度。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
單元一:基礎概念與發展 1. 公共管理發展緣起與基本概念 2. 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與企業型政府 3. 從管理到治理 單元二:公民社會與公共價值 4. 公民社會與治理的聯結:善治 5. 公共利益跟公共價值 6. 公共課責與公民參與 單元三:公共管理策略與工具 7. 顧客導向與全面品質管理 8. 策略規劃與管理 9. 目標管理 10. 績效管理與標竿學習 11. 知識管理與學習型組織 12. 危機管理 13. 公共關係與政策行銷 14. 管制治理:管制、解除管制、管制革新 單元四:公私協力與跨域治理 15. 公私協力 16. 跨域治理 |
||||||||||||||||||||||
學習評量方式 | ||||||||||||||||||||||
期中考試、期末報告、課堂參與討論、出席狀況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丘昌泰(2014),《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林淑馨(2018),《公共管理概論》。台北:巨流。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課程輔導時間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18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