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能使用史料對所選田野村落或部落等,進行學術性回顧、整理與歸納
2.透過現地與史料結合,並留意如何進行社造與文化觀光旅遊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埔里到霧社:眉溪段論文分享 |
第2週 |
本學期田野教學演講參與並提問(一)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潘繼道教授 |
第3週 |
東勢大茅埔社區社造參訪(一)擇一周六進行全天活動 |
第4週 |
東勢大茅埔社區社造參訪(二)擇一周六進行全天活動 |
第5週 |
大甲溪流域白毛山文史踏查:擇一周六進行全天活動 |
第6週 |
大甲溪流域唐麻丹山文史踏查:擇一周六進行全天活動 |
第7週 |
八仙山鐵道與林場調查 |
第8週 |
自主學習:參與本學期邀請之線上田野教學演講並提問(二)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系葉爾建副教授 |
第9週 |
期中報告與分享 |
第10週 |
大雪山林道調查分享 |
第11週 |
大甲溪發電史 |
第12週 |
大甲溪流域人文旅遊 |
第13週 |
東勢客庄旅遊規畫 |
第14週 |
裡冷林道調查分享 |
第15週 |
自主學習:線上田野教學演講參與並提問(三)臺中教育大學區社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鄭安睎 |
第16週 |
環境永續與田野教學 |
第17週 |
霧社開拓與史料 |
第18週 |
期末報告與座談 |
|
學習評量方式 |
期中報告50%
實地踏查分享5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上傳本校ilearning3.0系統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上傳本校ilearning3.0系統 |
課程輔導時間 |
每周二下午三點,人文大樓602室
請先來信相約時間:w880818@yahoo.com.tw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