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認識敘事學之學科源起.整合.流變之學術文化背景.2.掌握中國傳統與當代之敘事概念與文本範疇.3.分項理解各類敘事方法之原理與應用分析.4.操作新興理論以進行更深刻和細膩的作品批評與闡釋.
|
3.具備文學鑒賞與應用之能力。 |
4.具備文化鑑賞與寫作之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導論
壹、人類的敘事文化略述
一、時間/生命/歷史的情感經驗積累與存在意識之反思
二、跨時空之訊息傳遞與人/神交流之述說動機
三、公共事務之徵信記錄及佈達事件於群眾之傳播需求
四、以文字/符號之物質形式實踐歷史經驗之演述
貳、中國古典敘事文體溯源
一、中國的史官文化傳統
1.政治與社會關懷傾向
2.陰陽五行感應觀念
3.客觀中立的敘事立場
4.評議得失功過的批判意識
5.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分派原則
敘事者之敘述行為
壹、敘事者之概念範疇
一、作為具體身份的真實作者
二、作為語言主體的敘事執行者
三、作為文本寓意的寓含作者
貳 、敘事者的立場類型
一、局外人立場的敘述者
1:全幅披露:無所不知,無所不表
2:權限觀點:有所不知,有所不表
二、.當事人立場的敘述者:
1:主要人物自傳式:(1)回顧性主脈發展式
(2)今昔穿插多軸映照式
2:次要人物介入式:(1)單一人物部分涉入式
(2)複數人物個別關聯式
3:受述者參與式 :(1)臨場與敘述者對談式
( 2)未現身之單純傾聽式
参、敘述轉介與故事層次之構成
一、無轉介之直接敘述/單體式之故事構成
二、有轉介之間接敘述/多體式之故事構成
1.仲介類型:(1) 人物轉述
(2)文件轉述
2.組合方式:
(1)母子式:母故事包含多個子故事
(2)連環式:前後故事相互鏈接成列
肆、敘述者的插話行為
一、中國敘事者的創作意識
1.本諸經世教化的諷喻使命
2.說話事業的票房利益考量
二、插話策略的運用方法及其效果
1.介入故事之中進行人事物內容作一議論
2.介入敘述之中進行講述動作之情境調節
三、中國傳統小說的插話現象
1.「篇首」、「入話」與「頭回」的暖場序言
2.「正話」的夾敘夾議
3.「結尾」的結束語
四、當代小說行使的插話現象及其策略評析
1.普通式常態干預
2.變化式非常干預
故事的結構形式
壹、 事件與事件的組織關係
從普羅普的故事功能說談起
一、中國古典敘事的母題類型
神話類 仙話類 僧話類 鬼話類 史話類 情話類 官場類 公案類 家庭類
二、關鍵事件與點染事件的輝映構成
三、中國古典小說的結構特徵
1、請君入座的開場楔子
2、巧合的情節設計
3、章回體的首引尾按組合模式
貮、故事圈的感知資料之構成技巧
一、由故事圈外之觀察者視角代陳人物所感知到的情況
二、由故事圈內之當事者視角直陳人物所感知的情況
參 敘事時間的速度調配
一、 敘事步速
1.等述:敘事時間速率與故事事件速率接近
2.省略:故事事件被跳過不予敘述
3.停頓:故事事件以停格方式予以敘述
4.概述:敘事時間速率大於故事事件速率
二、敘事順序
1.順時:敘事時間次序與故事事件發生先後相對應
2.非順時:故事發生次序與叙事次序有所出入不順應
3.懸疑效果的產生:預敘與倒敘的搭配
三、敘事頻率
1.單一敘事
2.重複敘事
肆 故事中的人物
一、中國古典小說中的人物構成分析
1. 人物的上場方式:稱謂;自報家門;轉介者
2. 人物特性的塑造方式:相貌;衣著;動作
3. 對話與角色語言的模擬:各有聲口;生動通俗;引出動作;潛台詞
二、結構主義學派學者對行為者的深層分析
1.主角和對象
2.支使者與承受者
3.輔助者與反對者
伍 空間場景
一、 作為容身的行動空間
二、 兼有隱喻指涉的空間
陸、 穿針引線的關鍵物 |
第2週 |
|
第3週 |
|
第4週 |
|
第5週 |
|
第6週 |
|
第7週 |
|
第8週 |
|
第9週 |
|
第10週 |
|
第11週 |
|
第12週 |
|
第13週 |
|
第14週 |
|
第15週 |
|
第16週 |
|
第17週 |
|
第18週 |
|
|
學習評量方式 |
期中口頭報告 期末書面報告 出勤狀況與學習態度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形名學與叙事理論》 高辛勇著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中國小說美學》 葉朗著 臺北:裏仁書局,1994年
*《古典小說大觀園》 賈文仁著 臺北:丹青出版社,1984年
*《叙事學導論》 羅鋼著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講故事-對叙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 【美】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著 張方譯 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中國叙事學》 楊義著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中國叙事學》 【美】浦安迪著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叙述學:叙事理論導論》 【荷】米克.巴爾著 譚君强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小說理論》 【匈】盧卡奇著 楊恒達譯 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中國小說叙事模式的轉變》 陳平原著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小說叙事研究》 格非著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尤雅姿:《中國敘事理論與實際批評》臺北:學生書局 |
課程輔導時間 |
週四9-10點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