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聲韻學(3020)
(Eng.) Chinese Phonology
開課單位 中文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丘彥遂
選課單位 中文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傳統小學本為經學而立,乃經學之附庸。然而從有清一代開始,聲韻學正式從經學的領域獨立出來,獲得了學科的生命。今天,吾輩研究聲韻、學習聲韻,一方面固然為了「通經致道」,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瞭解漢語。只有瞭解它,才能規範它、傳承它。
本課程以老師課堂講授為主,第一學期著重在中古音和等韻圖的相關知識,並交代《廣韻》作業。第二學期講解授近代音的歷史音變和上古音,在這一階段,學生必須完成《毛詩》作業,以便對古音的面貌有一定的瞭解。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一、認識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面貌。
二、瞭解漢語由古至今的歷史音變。
三、熟記音類,初步具備考釋能力。
2.能正確認識文字語言之特點及其演變歷程。
100
講授
其他
習作
測驗
作業
出席狀況
其他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09/11):課程簡介與上課要求
第2週 (09/18):語音學知識
第3週 (09/25):中古音概說:古代的注音法(注:交代《廣韻》作業)
第4週 (10/02):《切韻》系韻書01
第5週 (10/09):《切韻》系韻書02
第6週 (10/16):反切系聯法的運用(課堂實作)
第7週 (10/23):字母與聲類
第8週 (10/30):期中測驗
第9週 (11/06):(注:開始《廣韻》聲類口試)
第10週 (11/13):《切韻》的性質
第11週 (11/20):《廣韻》206韻的開合洪細(背誦「平聲韻目歌」)
第12週 (11/27):《廣韻》的韻母系統
第13週 (12/04):等韻圖:《韻鏡》及其相關問題
第14週 (12/11):填韻圖習作與檢討(一)
第15週 (12/18):填韻圖習作與檢討(二)
第16週 (12/25):期末測驗
自主學習
內容
   01.參與專業論壇、講座、企業分享等產官學研相關交流活動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03.製作專題報告
   05.參與本校各單位舉辦之各類工作坊活動

學習評量方式
一、平常表現(含出席率)10%
二、作業(含隨堂測驗)10%
三、口試10%
四、自主學習10%
五、期中測驗30%
六、期末測驗3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指定教材:
01.竺家寧:《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2年。
02.王志成編:《廣韻作業》,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03.丘彥遂:《新編毛詩韻讀》,新北:新文京發開,2018年。
參考書目:
01.竺家寧:《聲韻學:聲韻之旅》,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15年。
02.董同龢:《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03.陳新雄:《聲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04.林慶勳、竺家寧:《古音學入門》,台北:台灣書生書局,1993年。
05.林尹著、林炯陽注釋:《中國聲韻學通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06.謝雲飛:《中國聲韻學大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07.王力:《漢語音韻學》,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08.唐作藩:《音韻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09.林燾、耿振生:《音韻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原《聲韻學》,台北:三民,1997)
10.盧國屏:《聲韻學十六堂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10年。
11.林尹校訂:《新校正切宋本廣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12.龍宇純:《韻鏡校注》,台北:藝文出版社,1960年。
13.陳新雄:《毛詩》,台北:學海出版社,2011年。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課程輔導時間
星期三13:10~15:10,2小時。(其他時間另約)
人文大樓923室。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6/15 15:57:53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