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導論
企業併購的意義、歷史發展,趨勢與跨領域發展:永續與 AI 為何成為新焦點 |
第2週 |
併購法的理論基礎
公司目的、股東至上 vs. 利害關係人模式;ESG、AI 帶來的新挑戰 |
第3週 |
公司法上的併購形式(一)
合併、分割、股份交換、資產收購的法律規範 |
第4週 |
公司法上的併購形式(二)
公司決議程序、董事義務與股東,AI工具協助法律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
第5週 |
公開收購制度與證券管制
公開收購(Tender Offer)、強制揭露、少數股東保護 |
第6週 |
併購交易文件與程序
意向書、併購契約、盡職調查、交易結構設計 |
第7週 |
利害關係人保護
勞工、債權人、社會影響;永續併購下的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與AI對併購的影響與衝擊 |
第8週 |
跨境併購與外資審查
中美外資審查(CFIUS)、台灣投審會、EU 外資篩檢機制 |
第9週 |
產業參訪(一)
參訪綠電農場(風電/太陽能),觀察能源轉型如何影響企業併購 |
第10週 |
槓桿收購與私募股權交易
私募基金在能源與 AI 領域併購的風險 |
第11週 |
敵意收購與防禦措施
毒丸條款、白衣騎士、AI 對敵意收購預測的應用 |
第12週 |
ESG 與綠色併購
碳交易、EU CBAM、綠色洗白(Greenwashing)與法律風險 |
第13週 |
AI 模擬工作坊
訓練學生用 AI 工具進行:盡職調查、契約草擬、併購策略 |
第14週 |
AI 模擬工作坊
訓練學生用 AI 工具進行:盡職調查、契約草擬、併購策略 |
第15週 |
學生案例報告
小組報告 |
第16週 |
學生案例報告與總結
小組報告 |
自主學習 內容 |
   01.參與專業論壇、講座、企業分享等產官學研相關交流活動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03.製作專題報告    04.產官學機構參訪與實務體驗    05.參與本校各單位舉辦之各類工作坊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