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 提供地球科學相關知識中最基本之地質學基礎2. 有系統的介紹地球的組成物質、各類地質構造及其成因,以及地球演變的歷史 3. 瞭解各種地質作用的成因與發生過程
|
1.(林學組)森林學基本知能。 |
2.(林學組)森林生物、保育及生態之理論與實務。 |
3.(林學組)育林及遺傳育種之理論與實務。 |
4.(林學組)森林經營與管理之理論與實務。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概論與評量說明 |
第2週 |
礦物與原子 |
第3週 |
岩石與造岩礦物 |
第4週 |
火成岩與岩漿活動 |
第5週 |
火山作用 |
第6週 |
沉積岩與沉積作用 |
第7週 |
侵蝕與風化作用 |
第8週 |
變質岩與變質作用
|
第9週 |
期中評量 |
第10週 |
地質時間 |
第11週 |
地球的內部與地震 |
第12週 |
地殼變動 |
第13週 |
大陸與山脈
|
第14週 |
板塊運動 (1) |
第15週 |
板塊運動 (2)
|
第16週 |
台灣地質概述 (1)
台灣地質概述 (2)
期末評量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平時考(40%)+期中考(30%)+期末考(3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何春蓀,普通地質學,國立編譯館。
岩石入門,陳文山,遠流出版公司。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自編講義
|
課程輔導時間 |
每星期二下午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04.教育品質   06.淨水與衛生   07.可負擔能源   08.就業與經濟成長   11.永續城市   13.氣候行動   14.海洋生態   15.陸地生態   17.全球夥伴 | 提供體驗課程: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