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讓學生瞭解動物副產物之種類、生產量及營養價值與知道動物副產物之特性並進一步如何處理且利用於食品加工、醫學藥物及工業上。
|
1.動物遺傳與育種知識 |
2.動物生殖與生理知識 |
3.動物營養、飼料與經營管理知識 |
4.動物產品加工利用與安全知識 |
5.數理統計能力 |
6.關懷、尊重生命與動物保育 |
7.溝通與問題解決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本課程之內容總計十二單元,其綱目如下:1.畜產副產物之定義及重要性;2.畜產副產物的生產量及營養價值;3.畜產副產物在醫學上之應用;4.畜產副產物在工業上之應用;5.血液之處理與應用;6.腸衣之處理與應用;7.脂肪之處理與應用;8.明膠之處理與應用;9.毛皮之處理與應用;10.羽毛之處理與應用;11.乳品副產物之處理與應用;12.蛋品副產物之處理與應用
|
學習評量方式 |
期中考45% 期終考45% 平時出席及作業1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1.Ockerman, H.W. and C. L. Hansen 1988 Animal by-product processing Ellis Horwood, England.
2.Pearson, A. M. and T. R. Dutson 1988 Edible meat by-products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http://www.as.nchu.edu.tw/lab/5A/譚發瑞老師之網頁.htm
|
課程輔導時間 |
星期一 15:00-16:00 或請同學直接與老師聯繫,另約時間(22870613分機246或263)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