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 每週邀請國內從事植物生物技術著名專家學者或業界提供最新研究近況,做一系列專題演講,介紹新知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Class Organization |
第2週 |
花卉育種產業之開創 |
第3週 |
農業之研究與創新策略
|
第4週 |
因應氣候變遷及農業永續之作物育種策略
|
第5週 |
精準育種於永續環保之應用潛力 |
第6週 |
真菌保健素材的開發 |
第7週 |
我的植物,你的品種?植物品種權保護策略實務 |
第8週 |
大數據導向之農業生技研發 |
第9週 |
全球極端氣候下的植物生物科技 |
第10週 |
生物科技作物之風險通關密碼 |
第11週 |
基因編輯與基因轉殖技術在水產生物精準分子育種之應用 |
第12週 |
植物病毒載體的建構及其應用 |
第13週 |
植物科技應用在番茄茄紅素的研究 |
第14週 |
從植物生技作物之商業化歷程看精準育種之應用與未來 |
第15週 |
Formosan Herbal Medicine Biotechnology
|
第16週 |
無人機的農業應用簡介
台灣環境友善植物保健產品的研發與應用
循環探源,森林共生:可持續未來的德行與使命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出席狀況、課堂討論、隨堂筆記及心得。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講師授課之簡報檔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講師授課之簡報檔 |
課程輔導時間 |
時間:週一下午4:10-6:00
地點:農環大樓十樓植病系視聽教室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