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訓詁學(4005)
(Eng.) Scholium
開課單位 中文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石美玲
選課單位 中文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所謂「訓詁」,乃是以語言解釋語言,亦即以易懂之語言解釋古代難懂的文獻語言、用現代的語言解釋古代的語言、用國語解釋方言、用此地的習慣用語解釋彼地的語言等等,其中也包括探究語言根源與說明文字之形體、意義。
訓詁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科。訓詁學者不僅要解釋語言,還要溝通文字與聲韻,以求義理之清楚明白,所以文字學、聲韻學、文法學、校勘學、語言學等基礎學科的專業知識是訓釋文意、研究古籍的基本能力,而訓詁學便是綜合應用上述基礎學科專業知識的科學性研究。
先修課程名稱 文字學,聲韻學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訓練學生綜合應用文字、聲韻、文法等訓釋文意、研究古籍的基本知識,藉以了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形成、發展、演變之原因與規律,進而系統地掌握詞彙運用與變化之軌跡,進而提升解釋疏通文獻資料之能力。
2.能正確認識文字語言之特點及其演變歷程。
100
講授
討論
其他
測驗
出席狀況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2/19)
1.說明本學期課程綱要、延伸閱讀書籍、評量方式、班級規約、課輔時間與相關規約;
2.第三單元--解析「四聲別義」;
3.第四單元--解析「聯緜字」」。
第2週 (2/26) 第四單元--「聯緜字」。
第3週 (3/5) 第四單元--「聯緜字」。
第4週 (3/12) 第四單元--「聯緜字」。
第5週 (3/19)
1.第四單元--「聯緜字」;
2.第五單元--重要訓詁術語及其例證。
第6週 (3/26) 第五單元--重要訓詁術語及其例證。
第7週 (4/2)校慶及運動會補假(停課)。
第8週 (4/9)
1.第五單元--重要訓詁術語及其例證;
2.說明 期中考範圍與題型。
第9週 (4/16) 期中考試
第10週 (4/23) 第五單元--重要訓詁術語及其例證。
第11週 (4/30) 第五單元--重要訓詁術語及其例證。
第12週 (5/7)
1.發下期中考卷,並檢討學生答卷問題;
2.第六單元--重要訓詁方法及其類例。
第13週 (5/14)
1.隨堂測驗;
2.第六單元--重要訓詁方法及其類例。
第14週 (5/21) 第六單元--重要訓詁方法及其類例。
第15週 (5/28)
1.發回隨堂測驗卷,並檢討學生答卷問題;
2.第六單元--重要訓詁方法及其類例。
第16週 (6/2) 第六單元--重要訓詁方法及其類例。
第17週 (6/9)
1.第六單元--重要訓詁方法及其類例;
2.說明 期末考範圍與題型。
第18週 (6/19) 期末考試
學習評量方式
一、期中考:34%;
二、期末考:38%;
三、隨堂測驗:10%
四、課堂表現:18%(包括 到課次數與學習表現)。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一、教科書:自編講義;
二、參考書目:
(1)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台北:學生,2019)
(2) 陳新雄:《訓詁學(上)》(台北:學生,1994)
(3) 林 尹:《訓詁學概要》(台北:正中,1972)
(4) 楊端志:《訓詁學(上、下)》(台北:五南,1997)
(5) 齊佩瑢:《訓詁學概論》(台北:華正,1990)
(6) 胡樸安:《中國訓詁學史》(台北:商務,1969)
(7) 吳孟復:《訓詁通論》(台北:東大,1990)
(8) 周大璞:《訓詁學》(台北:洪葉文化,2000)
(9) 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1994)
(10)郭在貽:《訓詁學》(湖南:人民,1986)
(11)劉又辛:《訓詁學新論》(成都:巴蜀,1989)
(12)蔣紹愚:《古漢語詞匯綱要》(北京:北京大學,1989)
(13)高守綱:《古代漢語詞義通論》(北京:語文,1994)
(14)趙克勤:《古代漢語詞匯學》(北京:商務,1994)
(15)陸宗達:《訓詁簡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6)王 寧: 《訓詁學》(北京:高等教育,2008)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mlshih@dragon.nchu.edu.tw
課程輔導時間
隨課輔導或另約時間。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17 15:19:48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