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日記與臺灣史研究(6026)
(Eng.) Study of Taiwan Diaries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李毓嵐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日記為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之一,頗能貼近歷史人物對時空與事件的感受,若能進一步參照其他史料驗證其歷史紀錄的真實性,往往能彌補官方檔案記載之不足,甚至能發掘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生活史等諸多面向。尤其深入探索文字表象背後細膩微妙之處,有助於了解當事人的內心世界,察覺政壇、商場及人際互動中隱微的複雜關係。
有鑑於此,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自籌設以來即致力於日記資料的收集,近年來並已舉辦九次與日記研究相關的學術研討會。2009和2010年則在該所和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舉行「日日是好日—臺灣日記特展」。
近年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楊基振日記:附書簡.詩文》、《吳新榮日記全集》、《黃旺成先生日記》陸續出版,使臺灣史研究者運用的資料更為豐富。然因日記的內容包羅萬象,包含許多人名、商號會社和特殊名詞,且日式和臺式漢文夾雜,初接觸者往往難明其意。
本課程除說明各類日記的內容和重要性外,並指導同學如何利用各種相關工具書解讀日記,也介紹目前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亦兼論及自傳、回憶錄、口述歷史等相關史料。
修課同學須於期末繳交利用日記撰寫的小論文一篇。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為反映目前學界對日記的重視,本課程旨在將臺灣史相關的各種日記之內容和價值介紹與同學,使其有基本的認識,奠定往後利用日記資料研究的基礎。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大綱介紹與成績評量方式說明
第2週 臺灣日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3週 日記的史料價值與重要性

第4週 林獻堂生活中的女性—兼論楊水心與陳岺女士日記
第5週 林紀堂日記和林癡仙日紀的史料價值
第6週 葉盛吉的一生與其日記
第7週 教師研究成果分享—日記中關於地震的敘述: 以1935年屯子腳大地震為例
第8週 教師研究成果分享—美臺團的電影啟蒙活動
第9週 修課同學論文導讀(一)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相關研究成果
第10週 修課同學論文導讀(二)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相關研究成果
第11週 修課同學論文導讀(三)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相關研究成果
第12週 修課同學論文導讀(四)吳新榮日記相關研究成果
第13週 修課同學論文導讀(五)黃旺成先生日記相關研究成果
第14週 日記解讀實作—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一)
第15週 日記解讀實作—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二)
第16週 日記解讀實作—黃旺成先生日記
第17週 自主學習週—修課同學請自行查詢、檢索「臺灣日記知識庫」
第18週 自主學習週—請以臺灣相關日記為主要資料、撰寫小論文一篇
學習評量方式
期末小論文+課堂論文導讀+出席率與課堂表現=10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田健治郎著、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中)(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1、2006、 2009。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全集(一)—(八)》,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2008。
吳鴻麒,〈吳鴻麒日記〉1945-1947年,未刊稿。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
林紀堂,〈林紀堂日記〉1915-1926年,未刊稿。
林癡仙,〈林癡仙日記〉1906-1915年(缺1907、1910、1911、1912),未刊稿。
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1947-1955年,未刊稿。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一)—(十八)一九二七年—一九四六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0-2010。
高慈美 ,〈高慈美日記〉1929-1932年,未刊稿。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水竹居主人日記(一)—(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0-2004。
陳岑,〈陳岑日記〉1924年,未刊稿。
黃旺成,〈黃旺成先生日記〉1917-1973年,未刊稿。
黃旺成著、許雪姬主編,《黃旺成先生日記(一)—(五)一九一二年—一九一六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嘉義縣民雄鄉: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8-2009。
黃繼圖,〈黃繼圖日記〉1929-1972年,未刊稿。
楊水心,〈楊水心日記〉1928、1930、1934、1942年,未刊稿。
楊守愚著,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楊基振著,黃英哲、許時嘉編譯,《楊基振日記:附書簡.詩文》,臺北線新店市:國史館,2007。
葉榮鐘,《葉榮鐘日記》,臺中:晨星出版社,2002。
蔡培火著、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鍾理和,《鍾理和日記》,高雄縣: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6。
簡吉著、簡敬等譯,《簡吉獄中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5。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3.0
課程輔導時間
星期四14:00-15: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