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古文研究(7002)
(Eng.) Old Chinese
開課單位 中文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李建福
選課單位 中文系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本課程為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文章學系統理論之探討。期由「古文」之「義界」、「體裁」、「創作」、「風格」、「批評」、「鑒賞」、「選本」、「評點」等各方面,深入分析歸納其系統理論,作為批評、鑑賞、研究之運用。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本課程為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文章學系統理論之探討。期由「古文」之「義界」、「體裁」、「創作」、「風格」、「批評」、「鑒賞」、「選本」、「評點」等各方面,深入分析歸納其系統理論,作為批評、鑑賞、研究之運用。
3.具備文學鑒賞與應用之能力。
4.具備文化鑑賞與寫作之能力。
50
50
習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一、教師講授大綱
(一)古文名稱與義界
1.古文與駢文 2.古文與辭賦
(二)古文文道論
1.文原於道 2.文以載道 3.文道並重 4.道文分離
(三)古文文體論
1.梁・蕭統《昭明文選》39類 2.齊・劉勰《文心雕龍》38類
3.宋・姚鉉《唐文粹》22類 4.明・吳訥《文章辨體》54類(內集49+外集5)
5.明・徐師曾《文體明辨》127類(內集101+外集26) 6.清・姚鼐《古文辭類纂》13類
7.清・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三門11類
(四)古文創作論
1.文貴自然 2.文有定法 3.文無定法 4.古文理想 5.古文戒律
(五)古文風格論
1.陽剛陰柔說 2.古文八美說 3.古文四象說 4.義法陰陽說
(六)古文批評論
1.才性 2.器識 3.時代 4.評點
(七)古文鑒賞論
1.文章義旨 2.文章篇法 3.文章章法 4.文章筆法 5.文章風格特色
(八)目前研究成果檢討
(九)古文理論及作品選講
二、分組報告及討論、講評
(一)視選課人數之多寡,分為若干組,以講授大綱為範疇,各組自訂可資探討論題,輪流報告並討論。
(二)「報告組」前一週須先印發「報告大綱」,全體師生預作準備;報告後由「特約討論組」先行提出檢討(須印發「特約討論大綱」)及答覆;再由全體師生進行綜合討論;最後由教師講評。
(三)
1.上學期報告,以實際批評(古文鑒賞)為主:選定一篇古文佳作,進行深入鑒賞,分析其①全文義旨、②篇章結構、③筆法運用、④風格特色。
2.下學期報告,以古文理論探討為主:選定一個理論主題或範疇,進行論述、分析、歸納、比較與總結心得。
-------------------------------------------------------------------------------------------------------------
第01週 (一)古文名稱與義界
第2週 (二)古文文道論
第3週 (三)古文文體論
第4週 (四)古文創作論:1.文貴自然 2.文有定法 3.文無定法
第5週 (四)古文創作論:4.古文理想 5.古文戒律
第6週 (五)古文風格論:1.陽剛陰柔說
第7週 (五)古文風格論:2.古文八美說
第8週 (五)古文風格論:3.古文四象說 4.義法陰陽說
第9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1
第10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2
第11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3
第12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4
第13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5
第14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6
第15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7
第16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8
第17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9
第18週 學生分組報告(古文鑒賞)、綜合討論、老師講評10
學習評量方式
一、分組報告(50%)、特約討論(20%)及綜合討論(10%)之表現,出席率(10%)。
二、報告後修訂書面論文,務求完備,並於期末之前繳交書面及電子檔。(1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一、教科書:
1.《古文通論》(全三冊),馮書耕、金仞千著,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68年4月3版
2.《歷代文約選詳評》(全四冊),王禮卿著,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茂昌圖書公司發行),民國62年5月;民國97年9月增訂再版5印
二、參考資料:
1.《中國散文史》(全三冊),郭預衡著,上海古籍,2000年3月
2.《歷代散文叢談》,郭預衡,山西教育,1991年10月
3.《中國散文學通論》,朱世英、方遒、劉國華著,安徽教育,1995年12月
4.《文心雕龍讀本》,王更生著,文史哲,民國73年3月
5.《文心雕龍通解》,王禮卿著,黎明文化,民國75年10月
6.《陳騤《文則》新論》,蔡宗陽著,文史哲,民國82年3月
7.《藝概注稿》,(清)劉熙載撰,袁津琥校注,北京中華,2009年5月
8.《古文辭類篹研讀法》,馮書耕著,臺中縣,自辦發行,民國63年4月
9.《古文通論》(全三冊),馮書耕、金仞千著,國立編譯館,民國68年4月3版
10.《古文法纂要》,朱任生編述,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3年9月
11.《中國文章學史》,周振甫著,中國文聯,1994年12月
12.《篇章結構類型論》,仇小屏著,萬卷樓,民國89年2月
13.《中國歷代文章學論著選》,陳良運主編,百花洲文藝,2003年1月
14.《文章筆法辨析》,羅君籌著,香港上海印書館,1971年6月
15.《中國古代寫作學》,王凱符、張會恩主編,中國人民大學,1992年9月
16.《文章技法辭典》,金振邦編著,東北師範大學,1991年6月
17.《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全九冊),高海夫主編,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
18.《唐宋八大家散文廣選新注集評》(全八冊),遲文浚、宋緒連等主編,遼寧人民,1999年1月
19.《桐城文派學述》,尤信雄著,文津出版社,民國78年1月再版
20.《桐城文派述論》,吳孟復著,安徽教育,1992年5月
21.《桐城派研究》,周中明著,遼寧大學,1999年7月
22.《桐城派與中國文章理論》,萬奇著,內蒙古教育,1999年10月
23.《歷代文約選詳評》(全四冊),王禮卿著,國立編譯館主編(茂昌圖書公司發行),民國62年5月;民國97年9月增訂再版5印
24.《歷代文話》(全十冊),王水照編,復旦大學,2007年11月
25.《歷代文話續編》(上中下),余祖坤編,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2013年10月
(此處僅略舉部分書目;詳目另編有〈「古文研究」參考書目〉,於教師開學授課時印發。)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自編講義,於教師講授時隨時印發。
課程輔導時間
一、利用上課前一小時、下課後一小時,或其他課餘時間均可。
二、最好事先約定時間,並說明問題所在,以便準備,提高效率。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