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飲食文學(4065)
(Eng.) Dietary Literature
開課單位 中文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羅秀美
選課單位 中文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01
課程簡述 01飲食文學導論
02探索食物天堂
03食材與風土
[田野踏查]一
04異國飲食文化
05獨家料理
(專題演講)
06飲食之情感與記憶
[田野踏查]二
07飲食面面觀
08小說中的飲食與想像
09飲品與人文意義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了解飲食與文學的關係,由飲食的人文書寫中體會生活的美好,文學的滋味。
3.能具備古今文學閱讀、詮釋與鑒賞之基礎能力。
4.能進行文化鑑賞、文藝創作、語文實踐與應用之基礎能力。
50
50
專題探討/製作
參訪
習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實作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第一週9/15
(線上教學) 課程說明、01飲食文學導論 教材與教法、報告與作業說明。洪淑苓編:《那些美食教我的事—飲食文學選》〈飲食文學導論〉 *教師講授、同學報告
(9/21中秋節)
第2週 第二週9/22
(線上教學) 02探索食物天堂 〈大溪菜市場〉(劉克襄)、 補充:劉克襄〈台中第五市場〉 (23日秋分) 中興大學農夫市集、台中第五市場或第二市場
第3週 第三週9/29
(線上教學) 〈二十四張祕密菜單〉(蔡珠兒) 《舌尖上的中國》、《台灣食堂Π》
第4週 第四週10/6 03食材與風土 〈臺灣肉粽〉(林文月)、〈鹹湯圓〉(焦桐) (10/8寒露)
第5週 第五週10/13 〈歷史的味道〉(方梓)
第6週 第六週10/20 〈驕傲的內本鹿之歌—獵人的舒跑,會行走的樹〉(洪震宇) (10/23霜降)
期中作業
第7週 第七週10/27 04異國飲食文化 〈驚喜的晚餐〉(詹宏志)、〈「月舞」餐車〉(張北海) 
第8週 第八週11/3 05獨家料理 〈嚐一嚐陽光的滋味〉(韓良憶)、〈沙漠中的飯店〉(三毛)  (11/7立冬)
第9週 第九週11/10 期中考 ppt報告(前四個單元:2-5)
第10週 第十週11/17 06飲食之情感與記憶 〈阿嬤的盛宴〉(韓良露)、〈家鄉味—爸爸教我的飲食事〉(田運良) 《芭比的盛宴》、《台灣食堂Ι》 (11/22小雪)
第11週 第十一週11/24 [田野踏查](暫定) 〈剝開我,你只會流淚〉(張曼娟)
1.台中太陽餅博物館-太陽餅DIY
2.東協廣場-東南亞食物;3、青草街-青草茶 《美味關係(茱莉亞與茱莉)》、日劇《美味關係》

第12週 第十二週12/1 〈出門訪古早〉(逯耀東) 《台灣食堂Ι》
第13週 第十三週12/8 07飲食面面觀 〈富貴食堂:從社區營造到一碗割稻飯〉(陳怡伶)  《無米樂》、(俗女養成記)
(12/7大雪)
第14週 第十四週12/15 〈飲憂:臺灣手搖茶的杯底乾坤〉(潘美玲) 《中國茶的故事》
第15週 第十五週12/22 08小說中的飲食與想像 〈夏綠蒂的修養〉(宇文正)、〈珍珠奶茶〉(李昂) (12/21冬至)
期末作業
第16週 第十六週12/29 09飲品與人文意義 〈茗仙子〉(周芬伶)
第17週 第十七週1/5 〈慢慢等待一瓶葡萄酒〉(楊子葆) (1/3臘月初一)
第18週 第十八週1/12 期末考 PPT報告(後四個單元:6-9)
學習評量方式
一、 平時成績(課堂表現、出席) 40%:課堂表現、出席、報告與作業。
【點名登記曠課一次,倒扣學期總成績三分。缺曠課+請假達六次,扣考,學期成績得以零分計算。公假、事假請事先
請假,病假事後補假單】
【平時作業與報告:缺交一項,該項以零分計,並倒扣學期總成績三分。】
作業1:(1)中興大學農夫市集(必選)、(2)台中第五市場或台中第二市場(二選一)
作業2:(1)台中太陽餅博物館-太陽餅DIY、(3)東協廣場-東南亞食物、(3)青草街-青草茶(三選二)
二、 期中報告或筆試30% (前五個單元)
三、期末報告或筆試30% (後四個單元)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一、教科書
1.洪淑苓編:《那些美食教我的事—飲食文學選》,台北:三民書局,2018
二、參考書目
(一)文本
1. 方梓,《采采卷耳》,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2. 方梓,《野有蔓草:野菜書寫》,臺北:二魚文化公司,2013年11月
3. 王宣一,《小酌之家—巷弄裡的美味》,臺北:如何出版社,2011年11月
4. 王宣一,《行走的美味》,臺北:皇冠文化公司,2014年4月
5. 王宣一,《國宴與家宴》,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03年1月
6. 宇文正,《庖廚食光》,臺北:遠流文化公司,2014年11月
7. 李昂,《愛吃鬼》,台北:一方出版社,2002年7月
8. 李昂,《愛吃鬼的祕徑:李昂帶路的美食奇妙之旅》,台北:有鹿文化公司,2013年1月
9. 李昂,《愛吃鬼的華麗冒險》,台北:有鹿文化公司,2009年9月
10. 李昂,《鴛鴦春膳》,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年8月
11. 林文月,《飲膳札記》,臺北:洪範書店,2000年1月
12. 張曼娟《黃魚聽雷》,臺北:皇冠出版社,2004年8月
13. 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9年(新版:二魚文化,2004年7月)
14. 焦桐,《味道福爾摩莎》,臺北:二魚文化公司,2015年6月
15. 焦桐,《滇味到龍岡》,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13年11月
16. 焦桐,《臺灣小吃指南》,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13年7月
17. 焦桐,《臺灣舌頭》(臺灣味道三部曲之三),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13年5月
18. 焦桐,《臺灣肚皮》,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12年3月
19. 焦桐,《臺灣味道》,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09年12月
20. 焦桐,《暴食江湖》,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09年7月
21. 焦桐,林佩穎繪圖,《味道福爾摩莎:焦桐精選高雄小吃地圖》,臺北:二魚文化公司,2016年1月
22. 焦桐、賴佳昀等,《酒食文化:美酒與佳餚的戀情》,台北:美麗殿文化公司,2007年11月
23. 逯耀東,《已非舊時味》,臺北:圓神出版社,1992年
24. 逯耀東,《出門訪古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25. 逯耀東,《肚大能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年8月
26. 逯耀東,《祇剩下蛋炒飯》,臺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
27. 逯耀東,《寒夜客來》,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12月
28. 劉克襄,《失落的蔬果》,臺北:二魚文化公司,2006年8月
29. 劉克襄,《男人的菜市場》,台北:遠流文化公司,2012年9月
30. 劉克襄,《兩天半的麵店》,台北:遠流文化公司,2015年5月
31. 蔡珠兒,《花叢腹語》,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4月
32. 蔡珠兒,《南方絳雪》,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9月
33. 蔡珠兒,《紅燜廚娘》,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5年9月
34. 蔡珠兒,《雲吞城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35. 蔡珠兒,《種地書》,台北:有鹿文化公司,2012年3月
36. 蔡珠兒,《饕餮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3月
37. 韓良露,《台北回味》,臺北:有鹿文化公司,2014年6月
38. 韓良露,《良露家之味》,臺北:大塊文化出版社,2014年10月
39. 韓良露,《美味之戀—人在台北,玩味天下》,臺北:方智出版社,2001年6月
40. 韓良露,《食在有意思:韓良露與朱利安的美味情境》,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6月
41. 韓良露,《微醺:品酒的美學與生活》,臺北:馬可孛羅出版社,2006年2月
42. 韓良露,《微醺之戀—旅人與酒的相遇》,臺北:方智出版社,2001年6月
43. 韓良露,《韓良露私房滋味》,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8月
(二)選集與論文集
44. 焦桐編,《臺灣飲食文選Ⅰ、Ⅱ》,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03年2月
45. 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9年12月
46. 焦桐主編,《山海戀:「原住民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12年12月
47. 焦桐主編,《味覺的土風舞: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09年3月
48. 焦桐主編,《飯碗中的雷聲: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10年8月
(三)西方飲食文學經典
49. M.F.K.費雪,韓良憶譯,《如何煮狼》,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月
50. M.F.K.費雪,韓良憶譯,《牡蠣之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月
51.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韓良憶譯,《烹︰人類如何透過烹飪轉化自然,自然又如何藉由烹飪轉化人類》,臺北:大家出版社,2014年11月
52.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著,韓良憶譯,《食物的歷史》,台北:左岸文化,2005年12月。
53. 伊莎貝拉‧阿言德著、張定綺譯,《春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5月
三、飲食文學電影(記錄片)
(一)中國∕台灣飲食文化
《飲食男女》,李安導演,台灣:中央電影公司,1994年
《飲食男女2:好遠又好近》,曹瑞源導演,台灣唐蒙國際影視公司、北京太合環球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天鵬傳媒有限公京,2012年3月。
《總鋪師》,陳玉勳導演,台灣:影一製作所、威像電影,2013年8月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7DVD),臺北:台聖,2012年9月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7DVD),臺北:弘恩文化公司,2014年10月
(二)飲食男女
《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他的情人》,彼得葛林威導演,英國,1989年。
《巧克力情人》,艾方索阿魯,墨西哥。1992年。(艾斯奇弗(Laura Esquivel)小說改編)
《青木瓜的滋味》,陳英雄導演,越南,1993年。
《當男人看上男人》,貝納‧哈伯導演,法國,2000年。
《美味、愛情、甜蜜蜜》,珊卓拉妮特貝克導演,德國,2004年。
(三)飲食與鄉愁
《花橋榮記》,謝衍導演,香港華令亞洲公司出品、臺灣中央電影公司發行,1998年。(白先勇同名小說改編)
《香料共和國》,迪索‧布麥特斯導演。希臘,2003年。
(四)烹飪與女性自我實現
《芭比的盛宴》,卡柏瑞爾‧亞斯里導演,丹麥,1987年(丹麥女作家艾莎珂‧丹尼蓀(Isak Dinesen)小說改編)
《濃情巧克力》,雷瑟霍斯楚導演,英國/美國,2000年(英法混血女作家瓊安哈莉絲小說改編)
《美味人生》,寶拉荷娜黛茲導演,阿根廷,2004年。
《美味關係Julie & Julia》,美國:Scott Rudin Productions出品,2009年。台灣:博偉發行。
(五)飢餓與匱乏
《活著》,香港。張藝謀導演,香港年代影視公司出品,1994年(余華小說改編)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請同學務必進入I-Learing登錄個人常用的E-mail帳號,以便確實接收課程訊息。]
https://lms2020.nchu.edu.tw/course/10407
課程輔導時間
星期三1410-1500 (請預約)
教師:中文系 羅秀美: roselo@dragon.nchu.edu.tw)
TA:孫宇柔(中文三):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1/09/27 14:08:41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2 / 1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