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使學生了解各種機械用材料之組成、製造方法、性質、規格及如何強化材料和金屬之理論,以及各種材料之試驗與量測方法。將來學生能以此基礎, 進一步於材料應用中, 了解所面對的材料性質差異, 選擇適當的工程材料, 或是以適當的製程改善材料的特性. |
1.運用數學、科學及機械工程知識之能力。 |
2.設計與執行實驗及分析數據之能力。 |
3.具有計畫管理、團隊合作並能設計、製作機械工程系統之能力。 |
4.具人文素養並能認識時事議題、瞭解科學與工程技術對環境永續、社會共好、及全球發展的影響。 |
5.培養學生自我學習之能力。 |
6.認知機械工程人員之專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導論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 |
第2週 |
9/17 中秋節, 9/19 自主學習 |
第3週 |
原子結構 (Introduction, Atomic Structure and Inter-atomic Bonding) |
第4週 |
材料晶體結構(Crystal and Amorphous Structure) |
第5週 |
材料晶體結構(Crystal and Amorphous Structure), 10/10 Holiday |
第6週 |
材料雜質與缺陷 (Impurity and Defect) |
第7週 |
第一次期中考 (The first midterm exam., 10/22) 材料擴散 (Diffusion) |
第8週 |
材料擴散 (Diffusion) 金屬材料之機械性質與測試(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
第9週 |
金屬材料之機械性質與測試(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
第10週 |
金屬材料相變化(Phase Diagrams) |
第11週 |
金屬材料相變化 (Phase Diagrams ) |
第12週 |
第二次期中考 (The second midterm exam.)金屬材料相轉換 ( phase transformation) |
第13週 |
金屬材料相轉換 ( phase transformation) |
第14週 |
工程合金與應用(Engineering Alloy) |
第15週 |
陶瓷、高分子、光電與電子材料 (Ceramic, Polymer,optic and Electronic Material) |
第16週 |
陶瓷、高分子、光電與電子材料 (Ceramic, Polymer,optic and Electronic Material)
期末考 (Final Exam.)
自主學習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隋堂表現與測驗(Quiz):10 points、 兩次期中考(two Midterm. exams): 60 points 、期末考 (Final exam.): 40 points (Final score higher than 100 points will not be given score over 100 points)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教科書 (Text book):William D. Callister Jr., David G. Rethwisch, ”Callister’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0th Edition, Global Edition,” Wiley 2020 ISBN:9781119453918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
D. Henkel and A. Pens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5th ed., 2001.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iLearning 數位教學平台 |
課程輔導時間 |
星期二 Tuesday: 13:00-14:00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07.可負擔能源   08.就業與經濟成長   09.工業、創新基礎建設   12.責任消費與生產 | 提供體驗課程: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