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華語電影專題(7011)
(Eng.) Seminar on Sinophone Cinema
開課單位 台文所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蔡林縉
選課單位 台文所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01
課程簡述 影像與媒體研究近年來已逐漸成為文化研究及文學系所裡的重要領域,而電影媒介在華語世界的發展流通,更與在地的文化生產與觀眾的閱聽模式有著密切而多樣的互動關係。本課程聚焦於華語電影,探討華語電影作為文化生產以及學科領域的建構與發展。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提供學生對於電影研究的理論發展與華語電影的歷史脈絡更全面的認識,並嘗試進一步探討電影與媒體研究與文學及文化研究之間的互動關係。
討論
其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其他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9/21) 中秋節放假
第2週 (9/28) 課程介紹,早期電影:《勞工之愛情》(張石川,1922)
第3週 (10/5) 銀幕.都市.現代性:《神女》(吳永剛,1934)
第4週 (10/12) 中國十七年電影:《紅色娘子軍》(謝晉,1961)
第5週 (10/19) 台灣健康寫實主義:《街頭巷尾》(李行,1963)
第6週 (10/26) 專題演講:卓庭伍(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研究博士候選人)
講題:女性的復仇到母親的孤味:台灣電影的類型與女性
第7週 (11/2) 台灣新電影I:《光陰的故事》(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1982)
第8週 (11/9) 台灣新電影作者I:《戀戀風塵》(侯孝賢,1986)
第9週 (11/16)中國第五代導演:《黃土地》(陳凱歌,1984)
第10週 (11/23)香港電影新浪潮:《客途秋恨》(許鞍華,1990)
第11週 (11/30) 專題演講:蔡明亮導演講座
第12週 (12/7) 中國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站台》(賈樟柯,2000)
第13週 (12/11) 專題演講:白睿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文化學系教授)
講題:電影的口音:從《小武》看賈樟柯的光影美學(An Accented Cinema: Understanding Jia Zhangke’s Film Aesthetics Through Xiao Wu)
時間:2021年12月11日(週六),11:00-13:00
第14週 (12/21) 「華語電影」學科建制與論辯:《881 木瓜姐妹花》(陳子謙,2007)
第15週 期末口頭報告與討論
第16週 期末口頭報告與討論
第17週 期末口頭報告與討論
第18週 期末報告繳交
學習評量方式
課堂參與 (participation) 20%
課堂報告 (presentation) 16%
每週觀影心得 (weekly response) 24%
期末報告 (final per) 4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Hong, Guo-Juin. Taiwan Cinema: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Springer, 2011.
Zhang, Yingjin. Chinese National Cinema. Routledge, 2004.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1998。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由授課教師提供
課程輔導時間
另行公告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1/12/08 11:29:18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4 / 27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