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 訓練學生孰悉編譯器之技術與相關理論 |
1.具備資訊科學素養、資訊理論與數學分析之能力 |
3.具備分析、設計與實作資訊軟體系統之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授課六大子題如後:
1. Lexical Analyzer: 將程式分解成一連串的語法觀點之最小單位。
2. Syntax Analyzer: 將那些最小單位根據語法組合成合法的句子。
3. Syntax-Directed Translation: 根據語法賦予其對應之語意資訊。
4. Optimizer: 介紹各種最適化處理之技巧。
5. Finite State Automata: 介紹其理論以洞悉其在第一子題之妙用。
6. Pushdown Automata: 介紹其理論以洞悉其在第二子題之妙用。 |
學習評量方式 |
期中考33%
期末考33%
小考作業34%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 Tools (2nd Ed.) by Aho, Lam, Sethi and Ullman (Addison Wesley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http::/securitylab.nchu.edu.tw/compiler/index.htm |
課程輔導時間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