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近代物理實驗(3347) | ||||||||
(Eng.) Modern Physics Lab | |||||||||
開課單位 | 物理系 | ||||||||
課程類別 | 選修 | 學分 | 2 | 授課教師 | 劉瑞堂 | ||||
選課單位 | 物理系 / 學士班 | 授課使用語言 | 中文 | 英文/EMI | N | 開課學期 | 1062 | ||
課程簡述 | 共包含經典與實用的近代物理實驗11項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含自主學習 | N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除了讓學生藉由操作經典實驗來加強對物理概念的理解與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體驗在物理發展過程中,物理學家如何面對新的問題,如何克服解決。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
第一週 實驗室安全規定、實習課程內容介紹 第二週 輻射安全防護講習 (根據新頒布的法規,基於教學需要凡使用放射源與操作X-ray機器者,必須接受3個小時以上的「輻射安全防護講習」,並且通過測驗。由於近代物理實驗多項實驗與使用放射源及操作X-ray機器有關,所以在開始上課的第二週將會安排「輻射安全防護講習」與測驗,凡未能全程參與並通過測驗者將強迫退選。) 第三週 分組口頭報告 第四週 分組口頭報告 第五週 實驗一 第六週 自主學習週(補做實驗) 第七週 實驗二 第八週 實驗三 第九週 期中考週(補作實驗) 第十週 實驗四 第十一週 實驗五 第十二週 實驗六 第十三週 實驗七 第十四週 實驗八 第十五週 實驗九 第十六週 補作實驗 第十七週 期末報告 第十八週 期末筆試 實驗項目: 1. Zeeman Effect--外加磁場下原子能階之分裂 2. 電子繞射實驗 3. 半衰期的測量 4. Rutherford 散射實驗 5. Hall Effect---導體中載子之傳導行為 6. 電子自旋共振 7. 密立根油滴實驗 8. 法蘭克‧赫茲實驗 9. X-ray 的波粒特性 10. 掃瞄穿隧式顯微鏡(STM)實驗 11.核磁共振(NMR) |
|||||||||||||||||
學習評量方式 | |||||||||||||||||
書面報告、口頭報告、操作考試、期末筆試、課堂表現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近物實驗課程網頁資料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近物實驗課程網頁資料 |
|||||||||||||||||
課程輔導時間 | |||||||||||||||||
星期四上午8:10~10:00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25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