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土壤環境微生物學實習(3196)
(Eng.) Lab of Soil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開課單位 土環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1 授課教師 沈佛亭
選課單位 土環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土壤環境微生物學實習是本系微生物學之進階實作課程,內容涵蓋少養分營微生物之篩選、分離純化、培養及保存活化,並針對微生物之固氮活性、溶磷活性、吲哚乙酸生成能力、共生固氮及結瘤能力等與植物生長促進相關特性進行了解,輔以16S rDNA序列分析鑑定細菌,藉由分組實作方式使學生充分獲得土壤有益微生物分析操作技術之經驗與能力,配合實習課程之原理講授與分組討論,提供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之學習環境,培育具備土壤環境微生物學操作相關知能之學生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教授土壤環境微生物學實習課程之技術知識,並藉由分組實作方式使學生充分獲得土壤有益微生物分析操作技術之經驗與能力,培養學生對微生物學與生命科學領域之興趣與求知慾
1.具有土壤環境科學之基本知識與實務技能的應用
2.跨領域整合與自主學習
3.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
4.瞭解國際脈動與培養人文素養
30
30
30
10
實習
討論
講授
習作
測驗
口頭報告
出席狀況
實作
作業
書面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分組 & 主題一、菌株分離、純化與保存
第2週 主題一、菌株分離、純化與保存
第3週 主題一、菌株分離、純化與保存
第4週 主題一、菌株分離、純化與保存
第5週 主題二、菌株基因型分析 (純講授)
第6週 主題二、菌株基因型分析
第7週 主題二、菌株基因型分析
第8週 期中調節週 (溶磷試驗預接種)
第9週 主題三、PGP 特性分析
第10週 主題三、PGP 特性分析
第11週 主題三、PGP 特性分析
第12週 期末報告暨期末考說明
第13週 期末報告 (G1~G4)
第14週 期末報告 (G5~G7)
第15週 期末筆試&期末清掃
第16週 期末放假週 自主學習(文獻選讀) 自主學習(文獻選讀)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出席 10%、平時表現 20%、實習報告 40%、期末口頭報告 15%、期末筆試 15%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土壤環境微生物學實習講義(自編)
課程輔導時間
6 hr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2.消除飢餓   15.陸地生態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4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