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修畢本課程後,學員可預期獲得以下成果:
1. 掌握漢代至明清之際哲學發展大勢。
2. 建立思考秩序,提昇分析批判能力。
3. 增進古文閱讀能力和學術討論能力。 |
1.能明瞭古今思想源頭與其發展,具備邏輯思考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0217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對先秦思想之總結 |
第2週 |
0224
班固〈諸子略序〉對先秦思想之總結 |
第3週 |
0303
漢代哲學:背景、淮南子 |
第4週 |
0310
漢代哲學:董仲舒 |
第5週 |
0317
漢代哲學:王充、揚雄 |
第6週 |
0324
魏晉玄學:「玄學」釋名、魏晉玄學興起原因 |
第7週 |
0331
運動會補假 |
第8週 |
0407
魏晉玄學:何晏、王弼「名教出於自然」之玄學 |
第9週 |
0414
期中考 |
第10週 |
0421
魏晉玄學: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之玄學 |
第11週 |
0428
魏晉玄學:向秀、郭象「名教即自然」之玄學 |
第12週 |
0505
兩晉至隋唐佛學:僧肇、唯識宗(玄奘、法藏)、天台宗(智顗)、禪宗(惠能) |
第13週 |
0512
宋明理學概說;北宋儒學:周敦頤、張載 |
第14週 |
0519
北宋儒學:邵雍、二程 |
第15週 |
0526
南宋儒學:朱熹 |
第16週 |
0602
南宋儒學:陸九淵 |
第17週 |
0609
明代儒學:王陽明、王廷相 |
第18週 |
0616
期末考
案:以上進度將按實際授課狀況適時調整。 |
|
學習評量方式 |
期中考50%
期末考50%
可加可減的調分機制:點名、提問或課堂表現
案1:未取得上學期學分(含未修或被當)的同學,請勿加選(擋修)。
案2: 聊天和進食請移駕教室外(進食時紙袋或塑膠袋會發出聲音,因此禁止)。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上傳教材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上傳講義 |
課程輔導時間 |
預約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