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修畢本課程後,學員可預期獲得以下成果:
1. 掌握先秦哲學發展大勢。
2. 熟悉先秦學派或先秦諸子之理論內涵。
3. 建立思考秩序,提昇分析批判能力。
4. 增進古文閱讀能力和學術討論能力。 |
1.能明瞭古今思想源頭與其發展,具備邏輯思考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除非雙修或輔系,否則外系請勿選修。
(加退選結束時會系統擋修,一開始選上沒有用。)
0908
課程介紹、先秦哲學之興起 |
第2週 |
0915
儒家概說、孔子生平、孔子仁學、「仁」與「親」「義」「禮」諸觀念之關係
|
第3週 |
0922
孟子生平、孔子性善論的幾組重要觀念 |
第4週 |
0929
假
|
第5週 |
1006
假 |
第6週 |
1013
孟子、告子的人性論辯
|
第7週 |
1020
荀子生平、荀子的性惡論 |
第8週 |
1027
期中考 |
第9週 |
1103
荀子的性惡論
|
第10週 |
1110
道家概說、老子其人其書之關係、老子的宇宙本原論 |
第11週 |
1117
老子的政治觀念、倫理思想、語言哲學
|
第12週 |
1124
莊子生平、莊子「氣化」的形上學、「齊物」的知識論 |
第13週 |
1201
莊子「因是」的倫理學、「無情」的人性觀 |
第14週 |
1208
黃老之學的背景:黃老的名與實、思想特徵、起源與形成 |
第15週 |
1215
《黃帝四經》、《管子》二書的形上學和政治哲學 |
第16週 |
1222
期末考
案:以上進度將按實際授課狀況適時調整。
本課程若干要求:
1)保持安靜,請勿聊天,需要講話請移駕教室外。
2)嚴禁進食。
3)寄發電郵,標題和內容必須對應(標題不要空白,或只用本人所發群信組的舊標題來寄新信),且必須告知大名及科系,否則恕不回信。 |
自主學習 內容 |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06.本校其它校區/分部(含實驗林場或試驗場)戶外教學參訪課程活動 根據課程內容,選擇一特定的主題(如儒家的人性論,墨家的天論,道家的政治哲學等),搜尋近十年來臺灣學界相關的單篇論文. |
|
學習評量方式 |
點名10%
期中考40%
期末考50%
調分機制:提問或課堂表現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本課將講授拙著《先秦哲學隅論》一書,請儘早自行購買。
第一週上課要用。 |
課程輔導時間 |
預約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04.教育品質   16.和平與正義制度 | 提供體驗課程: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