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楚辭(2506) | ||||||||
(Eng.) Chu Tzu | |||||||||
開課單位 | 夜中文 | ||||||||
課程類別 | 選修 | 學分 | 2 | 授課教師 | 柯混瀚 | ||||
選課單位 | 夜中文 / 進修學士班 | 授課使用語言 | 中文 | 英文/EMI | N | 開課學期 | 1052 | ||
課程簡述 | 楚辭學,或稱「屈學」、「騷學」,以屈原為中心的楚辭研究,自漢代以來,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楚辭」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重要源頭,其體製、主題、思想、意象等形式與內容方面的特色,舉凡後世詩、賦、詞、曲等,無不深受影響;而如此文學經典值得吾人深入研讀。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含自主學習 | N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其一:藉由閱讀屈原作品以強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鑑賞能力。 其二:認識中國古代楚文化的輝煌並深入體會楚騷之美。 其三:對於屈原的人品及其代表的文人精神有所理解。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
第一週 課程簡介與教學說明 第二週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 第三週 講義講授 第四週 〈橘頌〉 第五週 《文心•辨騷》 第六週 影片欣賞 第七週 清明節 第八週 〈離騷〉 第九週 期中報告 第十週 〈離騷〉 第十一週 〈離騷〉 第十二週 〈離騷〉 第十三週 〈離騷〉 第十四週 〈離騷〉 第十五週 端午節(懷念屈原) 第十六週 同學上台報告 第十七週 總結 第十八週 期末考 |
||||||||||
學習評量方式 | ||||||||||
期末考40%、期中報告30%、綜合表現30%(點名一次未到,扣總成績3分)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教科書:(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傅錫壬《新譯楚辭讀本》 參考書(僅列舉部分): 司馬遷等 楚辭評論資料選 臺北:長安,1988。 張正明 楚文化史 臺北:南天書局,1990。 蘇雪林 屈原與九歌 臺北:文津,1992。 繆天華 離騷九歌九章淺釋 臺北:東大,1992。 金開誠 屈原辭研究 南京:江蘇古籍,1992。 陳怡良師 屈原文學論集 臺北:文津,1992。 姜亮夫 楚辭書目五種 上海:上海古籍,1993。 楊金鼎等 楚辭注釋 臺北:文津,1993。 周嘯天主編 楚辭鑑賞集成 臺北:五南,1993。 趙沛霖 屈賦研究論衡 桃園:聖環,1994。 徐志嘯 楚辭綜論 臺北:東大,1994。 蘇雪林 楚騷新詁 臺北:合記圖書,1995。 李誠 楚辭文心管窺 臺北:文津,1995。 趙輝 楚辭文化背景研究 武漢:湖北教育,1995。 姜亮夫、姜昆武 屈原與楚辭 合肥:安徽教育,1996。 陳子展 楚辭直解 上海:復旦大學,1996。 楊義 楚辭詩學 北京:人民,1998。 李中華 詞章之祖——《楚辭》與中國文化 開封:河南大學,1998。 黃碧璉 屈原與楚文化研究 臺北:文津,1998。 彭毅 楚辭詮微集 臺北:臺灣學生,1999。 游國恩 楚辭概論 臺北:臺灣商務,1999。 顏翔林 楚辭美論 北京:學林,2001。 褚斌杰主編 詩經與楚辭 北京:北京大學,2002。 張煒 楚辭筆記 臺北:時報文化,2002。 魯瑞菁 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 臺北:里仁,2002。 熊良智 楚辭文化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2。 黃鳳顯 屈辭體研究 長沙:湖南人民,2002。 褚斌杰 楚辭要論 北京:北京大學,2003。 褚斌杰編 屈原研究 武漢:湖北教育,2003。 許又方 時間的影跡:離騷晬論 臺北:秀威資訊,2003。 郭建勛 先唐辭賦研究 北京:人民,2004。 王德華 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 北京:中華,2004。 董運庭 楚辭與屈原辭再考辨 北京:中國社科,2005。 力之 楚辭與中古文獻考說 成都:巴蜀書社,2005。 譚家斌 屈學問題綜論 武漢:湖北人民,2006。 吳福助 楚辭註繹 臺北:里仁,2007。 游寶諒編 游國恩楚辭論著集 北京:中華,2008。 陳怡良師 屈騷審美與修辭 臺北:文津,2008。 朱碧蓮 還芝齋讀楚辭 上海:上海古籍,2008。 周葦風 楚辭發生學研究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 王建生 楚辭選評注 臺北:秀威資訊,2009。 湯炳正 屈賦新探(修訂版) 北京:華齡,2010。 吳宏一 詩經與楚辭 臺北:聯經,2010。 金開誠等 屈原集校注 北京:中華,2011。 羅建新、梁奇編撰 《楚辭》文獻研讀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1。 傅錫壬 經典。屈原 楚辭 臺北:麥田,2012。 湯炳正等 楚辭今注 上海:上海古籍,2012。 潘富俊 楚辭植物圖鑑2.0版 臺北:貓頭鷹,2014。 蘇慧霜 楚騷魂:屈宋辭賦的抒情精神與生命美學 臺北:文津,2015。 周秉高 楚辭探析 臺北:五南,2016。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楚辭講授大綱 | ||||||||||
課程輔導時間 | ||||||||||
二CD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1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