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性別與親密關係(0414)
(Eng.) Gender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開課單位 通識中心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蔡素琴
選課單位 不限系所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本課程立基於美國心理學家Harlene Anderson發展的合作取向治療(Collaborative Therapy)之學理精神,將課堂打造成師生共同參與、合作對話的學習團體,藉由多元、趣味、生活化、多層次反思對話、體驗與實作等教學設計,再佐以數位科技教學的運用,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能,拓展對性別與親密關係議題的學習廣度與深度,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聆聽並尊重多元聲音、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能力。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瞭解性別之相關理論。
2.藉由對日常生活經驗中性別議題之探討,提升個人之性別意識與性別敏感度。
3.培養男女平權與尊重多元差異的態度,並增進經營和諧親密關係的能力。
4.營造師生共同參與、合作對話的學習團體,藉由多元、趣味、生活化、互動、體驗式的教學設計,再佐以數位科技教學的運用,以拓展學生對課程目標1-3的學習廣度與深度,並培育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聆聽及尊重多元聲音、跨領域、團隊合作的能力。
3.溝通能力
4.創新能力
5.國際視野
6.社會關懷
30
20
10
40
習作
討論
講授
專題探討/製作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實作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簡介
第2週
性別概念的多元思考(一)
第3週
性別概念的多元思考(二)
第4週
性別與流行文化
第5週
中秋節放假
第6週
友誼與愛情(一)
第7週
友誼與愛情(二)
第8週
性別與電影
第9週
多元性別
第10週
性別與溝通
第11週
性別與暴力
第12週
三角關係
第13週
網路戀情
第14週
同居關係
第15週
分手議題
第16週
婚姻關係
自主學習
內容
   01.參與專業論壇、講座、企業分享等產官學研相關交流活動
   05.參與本校各單位舉辦之各類工作坊活動

學習評量方式
多元形成性評量 (總分104)
(一)出席狀況:(1)請假請於課前以line或mail同步聯繫老師和TA,抑或利用學校請假系統登錄,記得附上請假證明文件。(2)遲到超過15分鐘,該節以曠課論。(3)曠課每節扣總成績1分。(4)上課時手機請設靜音,課程進行互動討論開放手機時方可使用,勿出現與課程無關之讀物,違者每次扣總成績2分。

(二)課前預習提問 & 課後學習心得與反思(54%):從第4週開始書寫,共計9個單元。
1、課前預習提問(27%):每週上課前(週六17:00前)在Zuvio完成,逾期不計分。
2、課後反思心得(27%):每週上課後(週六17:00前)在Zuvio完成,逾期不計分。

(三)互動參與(10%):
1、上課積極參與討論,能主動表達個人論述者,每次發言得1分。
2、表達態度:無論是上課或課後的討論,同學皆需抱持不批評、不指責、不給建議的態度分享自己的問題、觀點、想法、感受、生活經驗等。討論的目的不是爭對錯或形成標準答案,而是培養獨立思考、聆聽且尊重多元聲音的能力。

(四)小組議題討論(10%):課堂中的小組議題討論與技巧演練,採小組互評方式評分。

(五)自主學習心得(10%):
1、自行參加與課程主題相關且為學術單位所辦理之工作坊、講座、成長團體等學習活動4小時,並於2025/12/20 17:00前上傳學習心得至iLearning指定作業區,逾期不予計分。
2、相關活動訊息,以下網站提供參考:
健諮中心網頁「活動訊息」 https://www.osa.nchu.edu.tw/osa/hac/。
自主學習網站 https://portal.nchu.edu.tw/portal/

(六)主題報告(20%):從自己關注的時事、社會現象、案例或親身經歷(與單元主題相關)取材,嘗試從性別視框並引用國內外相關理論及研究發現,論述自己的覺察與反思。
• 報告草擬(佔20分):於報告三週前與TA約定一次面對面討論時間,在TA的協助下,進行主題報告的草擬。(可依自己的需求自由參與)
• 報告初稿(佔20分):完成報告初稿(詳列參考文獻),於報告兩週前與老師約週一12:10-12:30的時段檢核、討論初稿內容。
• 報告完整版上傳(佔10分):報告一週前(週一23:59前)上傳該份報告之完整word及ppt檔至iLearning作業繳交專區。
• 口頭報告(佔50分):報告當天請提供每位同學一份報告摘要(A4一張 / QR code,摘錄重點)。每位同學的報告時間約8-10分鐘,請採多元方式進行(例:影音、戲劇、帶領討論)。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一)主要讀本:
1、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18)。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台北:巨流。
2、陸偉明(2022)。性別教育與生活(第三版)。台北:雙葉書廊。
3、葉肅科(2011)。性別教育—超越兩性關係。台北:洪葉文化。
4、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2016)。性別教育(第二版)。台北:華都文化。

(二)參考書籍與期刊:
成令芳等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
蘇滿麗(2015)。性別培力:談情與說法。台北:元照。
蘇滿麗(2014)。性別意識培力與實例識讀。台北:元照。
林麗珊(2023)。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第七版)。台北:五南。
柯淑敏(2016)。性別教育。台北:揚智。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心理。
王雅各(2007)。新世紀的男性研究。女學學誌,24, 135-174。
應用心理研究第17期。台北:五南。
Anderson, H.(1997). Conversation, Language, and Possibilities. (周和君譯,合作取向治療。2013,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Anderson, H., & Gehart, D. (1997). Collaborative Therapy : Relationships and Conversation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周和君、董小玲譯,合作取向實務。2010,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McNamee, S., & Gergen, K. J. (1998). 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Dialogue. (吳菲菲譯,關係的責任:永續對話的資源,2019,台北市:心靈工坊)

(三)指定讀物: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Zuvio、iLearning3.0 教學平台
課程輔導時間
週一 12:00-13: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3.健康與福祉   04.教育品質   05.性別平等提供體驗課程:Y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8/11 21:57:29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8 / 30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