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材料實驗(一)(2345)
(Eng.) Experiments of Materials(I)
開課單位 材料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1 授課教師 蔡銘洪
選課單位 材料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由最基礎的金相製作開始,訓練學生實作能力,學習材料顯微組織、機械性質之分析方法,並由實際操作中了解金屬材料之各種製作方法。培養學生規劃實驗、數據紀錄、結果分析、討論歸納與報告撰寫的能力。本課程規劃實驗主題共五項,每項進行二~三週,包括金相製作、機械性質實驗、表面製程、金屬製程與相變化實驗。其中機械性質實驗包含拉伸、硬度與衝擊實驗;表面製程包含電鍍與無電鍍;金屬製程包含鋁合金砂模鑄造實驗及金相組織。實驗操作以分組方式進行。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學習製作金相的步驟
2.熟悉金相顯微鏡的功能及操作
3.熟悉各式機械性質試驗機之操作
4.根據機械測試數據判別材料之機械性質
5.學習合金鑄造與金屬鍍著等方法
6.了解製程步驟與參數對材料性質的影響
7.了解顯微組織與材料性質之間的關係
1.運用數學、科學及材料工程知識能力
2.設計與執行材料實驗及分析數據之能力
3.執行材料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4.製程整合及元件實作之能力
5.溝通協調之能力與團隊合作之精神
6.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終身學習之習慣與能力
7.培養國際觀及認識綠色材料對全球環境的影響
8.瞭解材料工程人員的社會責任與專業倫理
20
20
20
10
10
10
5
5
專題探討/製作
習作
討論
實習
講授
口頭報告
作業
測驗
出席狀況
書面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說明分組
第2週 依各組規劃
第3週 依各組規劃
第4週 依各組規劃
第5週 依各組規劃
第6週 依各組規劃
第7週 依各組規劃
第8週 依各組規劃
第9週
第10週 依各組規劃
第11週 依各組規劃
第12週 依各組規劃
第13週 依各組規劃
第14週 依各組規劃
第15週 依各組規劃
第16週 依各組規劃 期末考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1.學期成績計算項目及權重標準如下:
(1) 報告 30%
(2) 期末考 40%
(3) 出席率 30%
2.報告
實驗每完成一單元,將要求學生完成書面報告,用以評量學生學習表現。
3.期末考
配合學校考試時程舉行。考試範圍包含所有講授與講義中內容。
4.出席率
出席率列入計算,是給予展現良好求學態度之學生的基本分數。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教師自編講義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教師自編講義
課程輔導時間
每日上午09:00-12:00,下午14:00-17:00,教師在辦公室時皆可。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3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