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中國法制與社會(3054)
(Eng.) Chinese Legal and Society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黃純怡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本課程以中國法律的制定及特色,輔以探討中國法制史的課題及案例討論。如皇權與法律、禮、法、情衝突、法律與階級、株連與容隱、司法制度、治外法權與血親復仇案等。
課程進行方式為兩堂課主要以老師講授為主,第三堂課以案例的社會實踐-討論與作業為上課方式.因此,第三節課均有作業成績,課堂參與有困難者,請斟酌選課.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介紹中國古代法律的制定與和案例,透過這些內容,期待能從過去的社會運作與司法實踐方式,觀察現代社會的變化。
1.史學研究能力
2.科技資源應用
3.溝通與表達
4.社會關懷
30
10
30
30
專題探討/製作
習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說明與介紹: 中國法制史研究概況/ 參考書與電子資料庫

------
本課程的第一~二節課為授課,第三節課為案例討論與作業時間,每週作業均有計分,故外務繁忙者請斟酌選課喔
第2週 中國法律的性質: 中國法律的傳統與晚清的變革
第3週 中國法律的性質: 禮教與法律 /法思想的衝突與融合/ 治外法權
第4週 從古典刑罰到五刑制度: 漢代魏晉肉刑爭議/ 五刑制度
第5週 十惡不赦: 死刑/法外酷刑/ 加重犯罪
第6週 皇恩浩蕩: 君王的恩赦/ 大赦與古代的緩刑制度
第7週 唐律研究: 唐律研究的幾個問題/ 唐代的司法制度
第8週 情理與道德: 血親復仇案/ 以孝道與不孝為討論中心的案例
第9週 期中 彈性課程
第10週 歷代刑法志,判決文與獄訟故事的書寫
第11週 法律教育與法律考試: 宋代以前的法律教育與考試/ 宋~元/明清
第12週 訟師與”紹興師爺”: 一個專業法律社群的現象
第13週 宗教與法律: 法律意識鬼神化/ 僧道的犯罪
第14週 傳統社會的財產繼承/ 女性的財產繼承
第15週 官有政法 人從私契: 古代的賣買與債權
第16週 同學報告 期末考試 報告繳交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課堂每週作業 與報告 60%
期末考 4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教科書: 自製講義及上課投影片
內容包括史料: 歷代刑法志、《唐律疏議》名例律、《折獄龜鑑》、
《名公書判清明集》(明刻本,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問刑條訂》、《大清律令》
《刑科題本》(中研院近史所圖書館)等史料節錄彙編
參考書目:
1.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1984。
2. (日)尾形勇 《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 中譯本,2006年
3. 郭建《中國法制史》,上海:人民,2002。
4. 戴炎輝《中國法制史》,三民,1989。
5.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台北:五南,1992。
6. 高明士主編《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台北:五南,2003
7. 黃源盛《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台北:五南,1998
8. 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9.戴炎輝《唐律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64
10. 陳顧遠《中國文化與中國法系》,台北:三民,1977
11.林端《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台北:巨流,1996
12. 賴慧敏、朱慶薇<婦女、家庭與社會:雍乾時期拐逃案的分析>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八期,2000.8.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學校教學平台
課程輔導時間
星期二下午
星期四早上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   05.性別平等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