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 建立學生現場土砂調查之能力。
2. 建構土砂運移模擬及相關風險評估之基礎能力。 |
1.具備水土保持實務分析與設計應用能力。 |
2.強化水土災害防治觀念與技術。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簡介; 集水區坡地災害簡介 |
第2週 |
土石流災害與調查方法 |
第3週 |
土石流數值模擬 |
第4週 |
土石流數值模擬(案例練習) |
第5週 |
土石流防治工程I |
第6週 |
土石流防治工程II |
第7週 |
專題進度報告 (需完成現場調查後之土石流模擬) |
第8週 |
現場土石流調查停課一次 (暫定10/5上午至現場調查) |
第9週 |
防砂壩調查與分析技術I |
第10週 |
防砂壩調查與分析技術II |
第11週 |
非工程方法I:以雨量為基礎的早期預警技術 |
第12週 |
現場土石流調查停課一次 (暫定10/5下午至現場調查) |
第13週 |
非工程方法II:以影像為基礎的監測與預警技術 |
第14週 |
非工程方法III:以地聲為基礎的監測與預警技術 |
第15週 |
專題進度報告 (需完成工程模擬評估) |
第16週 |
期末專題報告 |
自主學習 內容 |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03.製作專題報告
|
|
學習評量方式 |
report (25%), presentation (25%), case study report (including simulation and engineering design) (5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上課簡報、文獻選讀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課程輔導時間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