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本課程的目標主要為訓練學生學習生物產業機械之內容,並經由專題報告、討論、參訪了解生物產業機械之現況,以協助解決生物產業機械之問題。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台灣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概論 |
第2週 |
種苗生產自動化 |
第3週 |
水稻與雜糧種植機械 |
第4週 |
穀物收穫與乾燥加工機械 |
第5週 |
設施栽培技術 |
第6週 |
期中考試 |
第7週 |
整地與田間管理機械 |
第8週 |
播種機械與動力機械技術 |
第9週 |
校外參訪 |
第10週 |
生物產業與資源 |
第11週 |
新能源技術的開發 |
第12週 |
智慧化農業感測技術 |
第13週 |
飼養禽舍自動化與智慧化 |
第14週 |
田間農業機械實習 |
第15週 |
田間農業機械實習 |
第16週 |
茶葉產業機械
智慧農業技術介紹
期末考試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Prof. Haung (35%) and Prof. Tsai (65%)
Grade Determination by Prof. Haung: Midterm Exam (I) (100%) + Attendance
Grade Determination by Prof. Tsai: Attendance (10%) + Report (15%*2) + Final Exam (6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以PowerPoint幻燈片及視聽媒體等教材授課 |
課程輔導時間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