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 讓同學透過認識水保植物特性,而知道如何將這些植物應用在植生工程中。
2. 讓同學透過具備有基本植物辨識能力,正確使用水保植物。 |
1.具備水土保持實務分析與設計應用能力。 |
3.提升水土保持學術水準及創新水土保持技術。 |
4.嫻熟跨領域問題之綜整能力及解決之技巧與策略。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基礎植物分類學與植物學名 |
第2週 |
植物呼吸作用 |
第3週 |
植物光合作用 |
第4週 |
基礎植物形態學 |
第5週 |
台灣地區之植被概要 |
第6週 |
植生的邊坡穩定效應 |
第7週 |
植生的水文作用 |
第8週 |
植生演替 |
第9週 |
期中考 |
第10週 |
入侵植物 |
第11週 |
主要造林樹種 |
第12週 |
綠肥植物 |
第13週 |
防風定砂植物 |
第14週 |
植生木樁植物 |
第15週 |
植物辨識技巧 |
第16週 |
校園植物認識
戶外植物認識
期中考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1. Mauseth, J. D. (2019) Botany: 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logy (7th edition).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Burlington, Massachusetts, USA.
2. Walker, L. R. & Shiels, A. B. (2013) Landslide ec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3. 林信輝 (2016) 坡地植生工程(第二版). 五南出版社, 台北市.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課程輔導時間 |
星期三 15:00-17:00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