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中國飲食文學研究(6016) | ||||||||
(Eng.) Study of Chinese Dietary Literature | |||||||||
開課單位 | 中文系 | ||||||||
課程類別 | 選修 | 學分 | 2 | 授課教師 | 羅秀美 | ||||
選課單位 | 中文系 / 碩士班 | 授課使用語言 | 中文 | 英文/EMI | 開課學期 | 1141 | |||
課程簡述 | 一、歷代飲食文學發展 二、文人與飲食 三、重要飲食文學典籍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A、提升文化涵養與身心安頓之智慧。 B、培養語文研究之人才。 C、培養文學鑒賞與應用之人才。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
| ||||||||||||||||||||||||||||||||||||||||||||||||||||||||||||||||||||||||||||||||||||||||||||||||||||||||||||
學習評量方式 | ||||||||||||||||||||||||||||||||||||||||||||||||||||||||||||||||||||||||||||||||||||||||||||||||||||||||||||
1. 平時成績50%:出席、課堂表現、口頭報告、期末計畫。 出席:公假、事假請事先向老師請假,病假事後補假單】*按[中興大學學則]規定,缺課(請假+曠課)達1/3週次,學期成績以零分計算。(若因疫情影響而需要隔離、無法到課者,不在此限。) 課堂報告與討論:文論報告與討論; 學期報告(小論文)計畫書 2.學期報告50%:報告需按正式學術論文規範寫作。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壹、飲食文學原典 (一) 唐代茶文學 1. 唐•陸羽:《茶經》,臺北:金楓出版社 *裘紀平:《茶經圖說》,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2月。 *陸羽:《茶道的開始:茶經》,臺北:大塊文化,2010年11月。 2. 唐•陸羽等撰、鮑思陶纂注:《茶典》(陸羽《茶經》、張又新《煎茶水記》、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陸廷燦《續茶經》),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11月 (二)宋代飲食文學 1. 蘇軾:〈老饕賦〉等,《蘇東坡全集》7種‧年譜(上下),臺北:世界書局,2016年5月 2. 黃庭堅:《士大夫食時五觀》,輯入《夷門廣牘》 3.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十一‧地理類八》 *孟元老:《繁華之城:東京夢華錄》,臺北:大塊文化公司,2011年1月。 *趙廣超:《筆記《清明上河圖》》,香港:三聯書店,2004年1月。 *杭侃、宋峰編著:《東京夢清明上河圖》,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 *周寶珠:《《清明上河圖》與清明上河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4. 浦江吳氏:《中饋錄》,收錄於元陶宗儀《說郛》;今收錄於中華飲食物語編委會編:《中華飲食物語—食之語》,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浦江吴氏、曾懿:《中饋錄:古法製菜‧隱藏的廚娘菜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12月 (三)明代文人飲食 1. 韓奕:《易牙遺意》,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4年9月 2. 高濂:《遵生八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11月 3. 高濂:《野蔬品》,今收錄於中華飲食物語編委會編:《中華飲食物語—食之語》,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4. 張岱:〈老饕集序〉,《琅嬛文集》,長沙:嶽麓書社,2016年1月 5. 張岱:〈蟹會〉,《陶庵夢憶注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 6. 袁宏道:《觴政》,收錄於《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四)清代文人飲食 1. 袁枚:《隨園食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2. 李漁:《閒情偶寄•飲饌部》,臺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李漁著、王連海注釋:《閒情偶記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5月 *顏天佑:《閒情偶寄:藝術生活的結晶》,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87年1月 3. 曹寅:《居常飲饌錄》,收錄於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食貨典257~308卷飲食部。 4. 朱彝尊:《食憲鴻祕》,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0月 5. 曾懿:《中饋錄》,收錄於《古歡室集》,光緒33年(1907)刻本。 *曾懿:《中饋錄》,《古歡室集》,收錄於《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清婦女著述彙刊》第三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曾懿:《中饋錄》,收錄於徐洵、馬宇點校:《曾懿集(醫學篇‧外三種)》,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 *浦江吴氏、曾懿:《中饋錄:古法製菜‧隱藏的廚娘菜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12月 (五)其他合集 1. 清•顧仲:《養小錄》,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4月 2. 清•袁枚等原典、李三譯註:《食經》(袁枚《隨園食單》、李漁《閒情偶記•飲饌部》、顧仲《養小錄》、賈銘《飲食須知》),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11月 3. 中華飲食物語編委會編:《中華飲食物語—食之語》(賈銘《飲食須知》、顧仲《養小錄》、林洪《山家清供》、王磐《野菜譜》、高濂《野蔬品》、陸烜《人參譜》、陳仁玉《菌譜》、吳氏《中饋錄》),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4. 楊家駱主編:《飲饌譜録》〈收宋至民國廿二種飲饌資料),台北:世界書局,1992 年。 (六)小說與飲食 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18年9月 貳、飲食文學論著 一、綜論 1. 余文章、鄧小虎主編:《臧否饕餮—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飲食書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 二、酒文學 2. 劉揚忠《詩與酒》,臺北:文津,1994年1月 3. 蔡鎮楚《中國品酒詩話》,臺北: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三、茶文學 4. 張宏庸編纂《茶與文學》,桃園:茶學文學出版社,1987年3月 參、飲食文化史論 一、綜論 1. 尤金•N•安德森著;馬孆、劉東譯:《中國食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2. 王仁湘:《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4月 3. 王仁湘:《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繁體字] 王仁湘:《飲食之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12月 4. 王秋桂編:《飲食文化綜論》,臺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年10月 5. 王學泰:《中國人的飲食世界》,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4月 6. 王學泰:《華夏飲食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香港版] 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簡史》,香港:中和出版出版社,2011年4月 *[增訂版] 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增第六章) 7. 林乃燊:《中國飲食文化》,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7月 8. 陳詔:《中國饌食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9. 唐振常:《中國飲食文化散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2月 10. 高成鳶:《從飢餓出發:華人飲食與文化》,香港:三聯書店,2012年5月 11. 蒲慕州編:《飲食傳播與文化交流》,臺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年10月 12. 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13. 羅伯健:《口腹交響曲—古代飲食》,臺北:萬卷樓,2000年1月 14. 龔鵬程:《飲食男女生活美學》,臺北:立緒,1998年9月 15. 龔鵬程:《飲饌叢談》,臺北:二魚文化公司,2009年9月 二、專論(含斷代史) 1. 趙榮光:《「衍聖公府檔案」食事研究》,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7月 2. 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3. 陳偉明:《唐宋飲食文化發展史》,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5月 4. 伊永文:《行走在宋代的城市:宋代城市風情圖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5. 伊永文:《1368-1840中國飲食生活:成熟佳餚的文明》,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6. 伊永文:《1368-1840中國飲食生活:日常生活的飲食》,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7. 巫仁恕:〈文人品味的演化與延續—以飲食文化為例〉,《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5月 8. 伊永文:《明清飲食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8年3月 三、酒文化 1. 岳洪彬、杜金鵬:《酒器》,臺北:城邦文化,2003年8月 四、茶文化 1. 王玲:《中國茶文化》,北京:中國書店,1997年6月 2. 宋伯胤:《品味清香:茶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3. 范增平:《茶藝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6月初版 4. 陶文瑜:《茶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 五、《紅樓夢》的飲食文化 1. 季薔:《紅樓夢經典食譜》,臺北:龍吟文化公司,1994年10月 2. 陳詔:《紅樓夢的飲食文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 3. 秦一民:《紅樓夢飲食譜》,臺北:大地出版社,1999年7月(增訂版:2008年1月) 4. 蘇衍麗:《紅樓美食》,臺北:時報出版社,2004年6月 5. 段振離:《說紅樓:紅學中的健康養生祕法》,臺北:晶冠出版社,2007年12月 6. 薛慧、趙紅瑾:《紅樓夢養生智慧》,臺北:源樺出版社,2011年4月 7. 段振離、段曉鵬:《紅樓話美食︰《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與養生》,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8. 陳詔:《舌尖上的《紅樓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5月 9. 聞佳、艾格吃飽了:《紅樓饗宴:一起享用紅樓夢中的一茶一飯,一粥一器,琳琅滿目的佳釀美食,以及鋪陳開來的一段生活盛景》,臺北:幸福文化出版社,2019年5月 六、東西飲食文化比較 1. 傑克•顧迪(Jack Goody)著,楊惠君譯,《飲食與愛情: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6月 2. 山內昶著,丁怡、翔昕譯《筷子刀叉匙—東西方的文化記號與飲食風景》,臺北:藍鯨,2002年3月 七、文人與飲食散論、雜文 1. 張哲詠編著:《讚嘆美食的詩文題詠》,臺北:弘文出版公司,1998月1日 2. 孔仲溫:《孔府美食》,臺北:商周出版社,2000年8月 3. 周芬娜:《品味傳奇—名人與美食的前世今生》,臺北:積木文化,2002年5月 肆、影音 1.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7DVD),臺北:台聖,2012年9月 2.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7DVD),臺北:弘恩文化公司,2014年10月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https://lms2-sso.nchu.edu.tw/ | ||||||||||||||||||||||||||||||||||||||||||||||||||||||||||||||||||||||||||||||||||||||||||||||||||||||||||||
課程輔導時間 | ||||||||||||||||||||||||||||||||||||||||||||||||||||||||||||||||||||||||||||||||||||||||||||||||||||||||||||
星期二1400-1500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7/29 14:39:13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9 / 17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