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認識中國文學之特點及其演變歷程
培養閱讀及、鑒賞及詮釋古今文學之基礎能力
|
1.能明瞭古今思想源頭與其發展,具備邏輯思考能力。 |
3.能具備古今文學閱讀、詮釋與鑒賞之基礎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規劃與分組
|
第2週 |
神話 |
第3週 |
詩經、周易 |
第4週 |
楚辭 |
第5週 |
先秦歷史散文一 |
第6週 |
先秦歷史散文二 |
第7週 |
諸子散文一 |
第8週 |
諸子散文二 |
第9週 |
秦漢辭賦 |
第10週 |
期中考 |
第11週 |
兩漢樂府詩 |
第12週 |
漢代五言詩 |
第13週 |
漢代散文 |
第14週 |
魏晉文學發展的時代背景 |
第15週 |
魏晉詩歌ㄧ |
第16週 |
期末考
自主學習:寺廟雕繪與傳統文學、文史講座及相關展演活動、專書閱讀
自主學習:改編自古詩詞的現代歌曲、舞蹈、戲劇...... |
自主學習 內容 |
無自主學習評量 |
|
學習評量方式 |
小組報告30%、期中考30%、期末考30%、出席率10%
*輪到小組報告而缺席者,該項成績以零分計算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教材:《中國文學史》,葉慶炳,學生書局
《中國古代文學史》,馬積高、黃鈞主編,萬卷樓
《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杰,華正
《中國文學史初稿》,邱燮友等,萬卷樓
《中國文學史新講》,王國瓔,聯經
參考教材:★★「XX文學史參考資料」系列, 里仁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自編講義與iLearning補充教材 |
課程輔導時間 |
週三10:00-12:00
(請先預約)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