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詩選及習作(2033)
(Eng.) Poetry : Reading and Writing
開課單位 中文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李建福
選課單位 中文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02
課程簡述 了解中國古典詩之形式結構、章法意境,經由各類作品之研讀探究,熟悉其創作法則,並運用於鑑賞、創作,以奠定古典詩之專業基礎。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本課程為中文系辭章學系統之重點課程,故列為必修。其教學目標有二:
㈠教導學生了解中國古典詩之形式結構、章法意境,以奠定古典詩之專業基礎。
㈡經由古代各類作品之研讀探究,熟悉各體詩之創作法則,以運用於創作練習。
務期理論與作品結合,融會貫通,達到具備鑑賞與創作古典詩之初步專業能力,進而發展對於韻文之愛好與研究。
3.能具備古今文學閱讀、詮釋與鑒賞之基礎能力。
4.能進行文化鑑賞與文藝創作之基礎能力。
50
50
講授
習作
討論
出席狀況
測驗
作業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一、詩法格律之講解:以張夢機老師《古典詩的形式結構》為主教材,李炳南老師《詩階述唐.聲調舉隅》、王力先生《漢語詩律學》、蔣紹愚先生《唐詩語言研究》、何文匯先生《詩詞曲格律淺說》為輔,並參考其他各家詩法格律專著。
㈠字聲之平與仄(附:「平仄」練習測驗)
㈡詩韻之叶與襯(附:「檢韻」練習測驗)
㈢調譜之正與偏(附:「調譜」練習測驗)
㈣聲律之拗與救(附:「拗救」練習測驗)
㈤對偶之體與用(附:「對偶」練習測驗)
㈥命題之簡與繁
㈦章法之常與變
㈧欣賞之學與悟

二、各體詩研讀(作品之析與評):以李炳南老師《詩階述唐》為主教材,高步瀛先生《唐宋詩舉要》、王禮卿老師《唐賢三體詩法詮評》為輔。每類體裁必學,而題材則以鐘點之限,每類選講一二首,儘可能涉獵。每首詩皆先講解其內容要義,次說明其章法格局,再探討其意境,及平仄調譜、對仗用典等詩法格律。末并及其相關比較或詩學觀念等。所謂「明詩義、識法度」者也。
㈠依體裁分: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詩、樂府歌行等。
㈡依題材分:登臨、行旅、送別、懷人、邊塞、閨怨、懷古、逆旅、詠物、氣象、時令、山水、訪人、寺廟、古跡、慰離、月夜、隱居、哀輓、雜事等類。

三、各體詩習作(練習之仿與創):依研讀進度,習作各體詩,務求衷情達意、合於格律,並列入平時成績。
㈠仿作(〈自君之出矣〉)一首
㈡絕句(五、七言)三首
㈢律詩(五、七言)一首
㈣古詩(五、七言、雜言)一首

四、課外閱讀(理論之研與思):以葉嘉瑩先生《迦陵談詩二集》為主要讀本,選取其中四篇為指定範圍。要求學生研讀思考詩學相關重要理論,務求理解,並列入考試範圍。
㈠〈鍾嶸詩品評詩之理論標準及其實踐〉:上學期期中考前精讀完畢,並列入期中考範圍。
㈡〈關於評說中國舊詩的幾個問題〉:上學期期末考前精讀完畢,並列入期末考範圍。
㈢〈《人間詞話》境界說與中國傳統詩說之關係〉:下學期期中考前精讀完畢,並列入期中考範圍。
㈣〈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關係例說――從形象與情意之關係看「賦、比、興」之說〉:下學期期末考前精讀完畢,並列入期末考範圍。

五、詩歌吟唱教學及欣賞(詩歌之吟與唱):配合課堂講解詩歌作品,播放或請專人演唱相關情境之歌曲,或聘請專家學者親臨協同教學詩詞吟唱。
第2週
第3週
第4週
第5週
第6週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第10週
第11週
第12週
第13週
第14週
第15週
第16週
第17週
第18週
學習評量方式
依上、下學期,期中、期末,可畫分為四階段。
期中考、期末考及平時成績三者平均,即為學期成績。
㈠上學期期中考:完成「詩法格律」之㈥「命題之簡與繁」及各項練習。
㈡上學期期末考:完成「詩法格律」之㈧「欣賞之學與悟」及對聯習作。
㈢下學期期中考:完成《詩階述唐》絕句、部分律詩講解與習作。
㈣下學期期末考:完成《詩階述唐》律詩、古詩講解與習作;並講解古、近體詩格律之異同。
㈤平時成績:出席率20%。其餘80%(上學期以「對聯習作」、詩歌吟唱為主;下學期以絕句、律詩、古詩習作為主。)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一、教本:
㈠《古典詩的形式結構》,張夢機著。尚友出版社,民國70.12;駱駝出版社,1997.7
(張夢機老師沈浸於古典詩之創作與研究,凡五十餘年,在中文學界與傳統詩壇,皆頗負時譽。本書通過作者本身的創作經驗,運用淺顯的語言,實際的例證,對有關古典詩歌的一些基本法則,作具體而詳盡的說明。不但為初學者掃除創作時的障礙,且於欣賞、研究古典詩,更深具參考價值。全書分為八大章:1.字聲的平與仄;2.詩韻的叶與襯;3.調譜的正與偏;4.聲律的拗與救;5.對偶的體與用;6.命題的簡與繁;7.章法的常與變;8.欣賞的學與悟。後四章尤見特色。此書絕版多年,重版時,各章內容均加誌小標題,更醒眉目。228頁。)

㈡《詩階述唐(學詩先讀求味、聲調舉隅〔附吟誦常則〕、詩惑研討隨筆、鱗爪概談)》,李炳南編述。青蓮出版社,民國63.9,民國80.1新版,民國92.9續印,民國101年續印
(《詩階述唐》由《學詩先讀求味》、《聲調舉隅〔附吟誦常則〕》、《詩惑研討隨筆》、《鱗爪概談》四部分組成。《學詩先讀求味》(即唐詩選析)乃將唐詩通法,擇要舉出,俾初學者明其法度,得其階梯,歷歷而升,始能依規矩以成方圓;進而會心欣喜,由仿而作,善巧通變,思邃入深。故選唐詩可以取法者百首:近體五七言絕律84首,分21類;古體16首,首各一格,可資隅反。每首皆標平仄,並敷陳格局,講解其要,略注其取境、用典。所謂明詩義、識法度者也。《聲調舉隅〔附吟誦常則〕》則舉出詩之平仄調譜,正變拗救,及吟誦常法,所謂解音律、求讀味者也。《詩惑研討隨筆》乃李炳南老師教授詩選課程,就學者平素之問難,擇要記錄而成。通格調,明法度,辨俗謬,解疑惑,增補益密。《鱗爪概談》則概說古典詩之篇章體裁、聲韻、作法等。四書合一,堪稱完善,極適於採用為教本。本書原分別單行,誤植較多;後收入《李炳南老居士全集:詩文類之一》(青蓮出版社,民80.1),重新排版,合為一冊,校對仔細,印刷精美。為推廣儒學,臺中蓮社多年來均免費提供,嘉惠學人,功德無量。計627頁。)

㈢《唐宋詩舉要》,高步瀛選注。藝文印書館,民國49.7;廣文書局,民國51.1鉛排本;學海出版社,民國62影印重排斷句本;里仁書局,民國93.9新校重排本
(高步瀛(1873-1940),字閬仙,河北 霸縣人,受業於桐城派後期古文家吳汝綸,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教授。又編有《唐宋文舉要》,與此書為姊妹編。此書編成於二十年代末,計八卷。選唐詩619首,計84家;宋詩185首,17家,附金 元好問詩12首。分體編排,每一體前有簡論,述此體在唐、宋時期演變概況。采用集注方式,詮釋史事、地理沿革、典章制度等,皆引用原始資料。徵引既豐,辨別亦審,態度嚴謹,時有創見。選李白詩68首、杜甫詩148首,占所選唐詩三分之一強。五言長律只選杜甫,謂「七言長律最為難工」,「故不復錄之」。其去取主要依據王士禛《古詩選》、姚鼐《今體詩鈔》及吳汝綸子吳闓生《古今體詩約選》,但有時亦自出手眼,如五古王士禛不選杜甫、韓愈,高氏則選之較多。此書向為學林所推重。原由高氏自費印行,大陸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於1959年據鉛排本重新校點整理,並加新式標點,分上下兩冊重印出版。上冊為古體詩部分,下冊為今體詩部分。惟將書中所引曾國藩評語全部刪去,乃大陸政治禁忌使然。1978年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即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新本。臺灣 藝文(民49)、廣文(民51)有鉛排版,世界(民53)、明倫(民60)、學海(民62)、宏業(民66)、復文(民79)、漢京(民81)等出版社均據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排斷句標點本影印。惟學海本另附「人名篇名索引」,計857頁。後臺北 里仁書局據藝文影印本及北京中華排印本新校重排,於民國93年9月出版,裝印精美,並附作者及篇名索引,可稱善本。862頁。)

㈣《唐賢三體詩法詮評》,〔宋〕周弼輯,〔元〕釋圓至注,〔民國〕王禮卿詮評。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7.8
(宋末周弼專選唐人七絕、七律、五律三種詩體作品,七絕分七格〔實接、虛接、用事、前對、後對、拗體、側體〕,七律分六格〔四實、四虛、前虛後實、前實後虛、結句、詠物〕,五律分七格〔四實、四虛、前虛後實、前實後虛、一意、起句、結句〕,蓋舉唐詩之章法、句法、字法、起法、對法、收法等詩法,以津梁後學。只選近體,雖篇短格簡,初階易於領會;惜其法疏而不密,注者於選詩亦乏說明。故王禮卿老師特加詮釋篇法,評解技巧,以明備詩法巧采,津逮初學。計418頁。)

㈤《迦陵談詩二集》,葉嘉瑩著,三民書局,1985.2初版,2010.10二版一刷,2014.5二版二刷
(本書收集作者近年有關中國古典詩歌之理論研究及批評。根據作者多年來從事詩詞創作及研究之心得,本書著重提出詩歌之要素在於其所具有的感動觸發的作用,因此詩歌的評賞,當以其所傳達出來的感發生命之淺深厚薄之質量為品第標準,評論者則當於知性和感性的結合中,以引發讀者達致生生不已的感動效果為要務。在〈鍾嶸詩品〉及〈人間詞話境界說〉二文中,作者分別就傳統詩說之風力、興趣、神韻、境界諸說,作理論上的辨析。〈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關係例說〉一文,則由形象思維之問題出發,為傳統「賦比興」之說確立義界。〈關於評說中國舊詩的幾個問題〉,則在批評實踐上,以具體例證探討詩歌評析的關鍵問題,其中精義,足為借鑒。216頁。)

二、工具書:
㈠《古典詩韻易檢》(附《詩韻集成》),許清雲編。文津出版社,民國82.10

㈡《佩文韻府》(全八冊,附索引),〔清〕張玉書等奉敕編,商務印書館,民國26.3影印,59.10臺四版;上海書店據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影印(全四冊,附索引),1983.6一版,1997.8四印

三、主要參考書目
01.《漢語詩律學》,王力著,香港中華書局,1976.5
02.《唐詩語言研究》,蔣紹愚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5
03.《律詩研究》,簡明勇著,五洲出版社,民62.7
04.《益智仁室論詩隨筆》,何敬群著,(香港)人生出版社,民51.12
05.《遺山論詩詮證》,王禮卿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65.4
06.《思齋說詩》,張夢機著,華正書局,民66.1
07.《中國詩學》,黃永武著,臺北:巨流圖書公司,民71.12;新世界出版社,2012.9簡體版
08.《近體詩創作理論》,許清雲著,國立編譯館主編,洪葉文化印行,1997.9,2008.9修訂
09.《中國歷代詩人選集》,劉逸生主編,遠流出版公司,1988.7
10.《古詩今唱》,新自然主義公司(原「月旦出版社」),2000.5二版一刷
11.《中國古典詩詞賞析》,張夢機主編,遠景出版公司,民74.9
12.《古典文學名著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3.《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14.《中國古典文學賞析叢書》,繆鉞等主編,巴蜀書社,1986.9
15.《歷代名篇賞析集成》,袁行霈主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12
16.《中國歷代詩歌名篇鑒賞辭典》,俞長江、侯健主編,農村讀物出版社,1989.12
17.《中國詩歌寶庫》,錢伯城主編,上海書店,1993.8;樂群文化事業公司,1991.11臺正體版
18.《新世紀古典文學經典讀本》,趙昌平總策畫,高克勤、曹明綱策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0
19.《古詩鑒賞辭典》,賀新輝主編,中國婦女出版社,1988.12
20.《樂府詩鑒賞辭典》,李春祥主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
21.《先秦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馬茂元等撰寫,三秦出版社,1990.6
22.《漢魏六朝樂府觀止》,趙光勇主編,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
23.《漢魏晉南北朝隋詩鑒賞詞典》,盧昆、孫安邦主編,蕭滌非等撰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3
24.《名家鑒賞唐詩大觀》,蕭滌非等撰寫,香港商務印書館,1984.4;五南圖書公司,民79.9臺灣正體字版(改名《唐詩鑒賞集成》)
25.《唐詩鑒賞辭典補編》,周嘯天主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
26.《唐詩藝術技巧分類辭典》,宋緒連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1996.11
27.《唐詩百話》,施蟄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文史哲出版社,民83.3,臺灣正體版
28.《唐詩觀止》,尚永亮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2
29.《唐詩三百首詳析》,喻守真著,臺灣中華書局,民43臺一版
30.《新譯唐詩三百首》,邱燮友註譯,三民書局,民62.5初版,70.1修訂再版,88.8再修訂版,2007.6五版一刷,2012.5修正五版六刷
31.《唐詩三百首鑒賞》,黃永武、張高評合著,尚友出版社,民72.9;黎明圖書公司,民75.11
32.《唐詩三百首評注》,張忠綱評注,齊魯書社,1998.4
33.《唐詩三百首續編》,吳戰壘選注,安徽文藝出版社,1990.10
34.《新譯千家詩》,邱燮友、劉正浩註譯,三民書局,民80.10
35.《千家詩評注》,張哲永評注,華東師範大學,1994.3修訂三版
36.《瀛奎律髓彙評》,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
37.《唐五律詩精評》,孫琴安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12
38.《唐七律詩精評》,孫琴安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6
39.《唐詩答客難》,張天健著,學苑出版社,1990.10
40.《唐詩答疑錄》,張天健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9
41.《唐詩彙評》(全三冊),陳伯海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5
42.《杜甫詩研究》,簡明勇著,學海出版社,民73.3
43.《讀杜新箋――〈律髓〉批杜詮評》,張夢機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民75.2
44.《唐宋詩詞流派選集叢書》,廖仲安主編,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3.4
45.《名家鑒賞宋詩大觀》,繆鉞等撰寫,香港商務印書館,1988.5
46.《元明清詩鑒賞辭典》,錢仲聯等撰寫,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12
47.《近代詩文鑒賞辭典》,張正吾、陳銘主編,光明日報,1991.12
48.《詩詞例話》,周振甫著,五南圖書公司,民83.5
49.《古詩名句掇英》,陶文鵬撰,江蘇古籍,2000.9
50.《中國詩詞風格研究》,楊成鑒著,洪葉文化公司,1995.12
51.《司空圖詩品衍釋》,詹幼馨著,仁愛書局,民74.9
52.《從鍾嶸詩品到司空詩品》,蕭水順(蕭蕭)著,文史哲出版社,民82.2
53.《中國詩歌史論叢書》(全九冊),張松如主編,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12
54.《中國詩學》(全四卷),汪涌豪、駱玉明主編,東方出版中心,1999.3~1999.5
55.《中國詩學史》,陳伯海、蔣哲倫主編,鷺江出版社,2002.9
56.《中國詩論史》(上中下),霍松林主編,漆緒邦、梅運生、張連第著,黃山書社,2007.1
57.《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蔣寅著,北京中華書局,2003.3
58.《中國詩學之現代觀》,陳伯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1
59.《古詩百科大辭典》,王洪、田軍、馬奕主編,光明日報,1991.12,1994.6二印
60.《中國詩學辭典》,張碧波主編,哈爾濱出版社,1992.8
61.《中國詩學大辭典》,傅璇琮等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
62.《唐詩大辭典》〔修訂本〕,周勛初主編,鳳凰出版社,2003.9
63.《大漢清韻》(兩本書、八張CD),發行人:吳耀贇(朗誦),吟唱:馬一琪、馬一瑚、馬一璉、周荃、羅明、李易書、黃明龍、黃振哲、蕭敏財,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梅川傳統文化學會監製
64.《唐詩朗誦》(二卷),邱燮友編採,東大圖書公司,民65
65.《詩葉新聲》(二卷),邱燮友指導,師大國文系專題研究小組製作,東大圖書公司,民67
66.《中國詩詞吟唱》(唐詩部分)許漢卿指導,許漢卿等吟唱,華一文教音樂視聽中心,民71
【其他參考書目及相關說明,詳見另編〈「詩選及習作」參考書目〉】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補充講義:自編,依授課進度適時補充。
課程輔導時間
一、利用星期一上課前一小時或下課後一小時,或其他課餘時間均可。
二、最好事先約定時間,並說明問題所在,以便準備,提高效率。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12 / 2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