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歷代文選及習作(2031)
(Eng.) Prose : Reading and Writing
開課單位 中文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鄭雅尹
選課單位 中文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本課程為一學年課程,授課範圍自先秦至明清古典散文,依時代順序選讀大家名篇,兼論散文概念源流、形式與及歷代散文重要發展與演變。散文為具有高度應用性質的文體,文類包含史傳、議論、奏啟、序跋、書信,寫作手法含括敘事、抒情、議論、描寫等。本課程將透過精讀各種類型的經典散文,引導學生分析古典散文的章法、佈局、構思,兼論散文作者及其時空背景,如何影響文章的寫作與風格,進而深入挖掘文本裡自我與世界的關係(天人、物我、情景、文變與世變),思索現代經驗與古典散文碰撞與對話的可能,因此需要學生以自我生命經驗及寫作經驗出發進行文本思辨,進而認識散文在內容與形式上的關係,增進學生閱讀闡釋古典散文的素養與能力,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不同文類的散文習作,在古典文學的寫作中融入現代經驗與當代精神。因此,本課程相當重視學生對古典散文的深入閱讀與鑒賞,將助於學生未來分析研究中國古典文學,亦能涵養自身的文學寫作。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精讀各種類型的經典散文。
2、 引導分析古典散文的章法、佈局、構思
3、 深入挖掘文本裡自我與世界的關係,思索現代經驗與古典散文碰撞與對話的可能

1.能明瞭古今思想源頭與其發展,具備邏輯思考能力。
3.能具備古今文學閱讀、詮釋與鑒賞之基礎能力。
50
50
習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作業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授課內容與評量方式說明
導論(一)唐宋古文運動概論
第2週 唐宋古文選讀:韓愈〈祭十二郎文〉
第3週 唐宋文選讀:韓愈〈祭鱷魚文〉
第4週 唐宋文選讀:柳宗元〈駁復讎議〉
第5週 導論(二):中國散文選本與批評概述
第6週 唐宋古文選讀:歐陽修〈峴山亭記〉
第7週 唐宋古文選讀: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
第8週 唐宋古文選讀:蘇軾〈賈誼論〉
第9週 古代女性散文選讀: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習作】以文言文寫自傳一篇
第10週 古代女性散文選讀:沈宜修《伊人思》選讀
第11週 古代女性散文選讀:《柳如是尺牘》選讀
第12週 【課堂討論】古典散文中的性別話語
第13週 明清散文選讀:王守仁〈瘞旅文〉
第14週 明清散文選讀:袁宏道〈徐文長傳〉
第15週 明清散文選讀:張岱《陶庵夢憶》〈自序〉、沈復《浮生六記.閒情記趣》選讀
【習作】選擇自我生命中某一特定的時空回憶,作文言文一篇
第16週 期末考試
第17週 古典文學地景戶外踏查
第18週 古典文學地景戶外踏查
學習評量方式
課堂出席與平時表現 20%
兩次習作 50%
期末報告3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上課用書:
劉盼遂、郭預衡主編:《中國歷代散文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自編講義
參考用書:
傅武光主編:《中國歷代文選》,臺北,新學林,2016年。
溫光華、程克雅主編:《歷代經典文選讀本》,臺北:新學林,2015年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臺北:里仁,1995年。
周振甫:《古代散文十五講》,重慶:重慶大學,2010年。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1987年。
方孝嶽:《中國文學批評.中國散文概論》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教師自編講義
課程輔導時間
與教師來信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02 23:02:52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