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大學國文(1706) | ||||||||
(Eng.) College Chinese | |||||||||
開課單位 | 通識中心 | ||||||||
課程類別 | 必修 | 學分 | 2 | 授課教師 | 王正良 | ||||
選課單位 | 不限系所 | 授課使用語言 | 中文 | 英文/EMI | N | 開課學期 | 1091 | ||
課程簡述 | 本課程設計理念為古典與現代的聚焦討論,呈現古今相會,採取「用故事換故事」的方式,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選文,設計情境,導入相關活動,即便從經典說故事,也須考慮經典與時俱新的觀念,使學生願意分享自身的故事或經驗,說出與自己生命有關的故事,進而由選文的分析、組織中,彷若書法的「臨」,關照自己的生命、體會生命的價值。由「用故事換故事」的情境教學,經由模仿選文、典範分享,提示寫作觀念,因文學作品的觸發,發展出個人新的體悟,必然能「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透過以上六單元課程間的開展,使主體在閱讀與書寫之間,透過文脈與意象,體驗主體萬物在生命現場的存有事實。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含自主學習 | N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一、能增進學生語文、寫作、思辨之能力。 二、能提昇學生對文學作品之鑑賞能力與興趣。 三、能充實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能使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倫理價值。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
週次 日期 單元名稱 內容 習作與活動 備註 一 9/7 課綱與評量說明 9/9-13加退選 二 9/14 單元一:我的辯證 瓦歷斯‧諾幹〈關於「我」這個命題的辨證〉 前測(日期待定) 全體大一新生 佔總成績10% 三 9/21 瓦歷斯‧諾幹〈關於「我」這個命題的辨證〉 四 9/28 張載〈東銘〉 ◎TA確認分組名單 五 10/5 張載〈東銘〉 孟瑤〈以天地為家-談器度〉 作文1:圖文或影音 六 10/12 生命講座(預計) 演講回饋單 圖書館七樓國際會議廳 七 10/19 單元二:生命空間 吳晟〈雨豆樹下的負荷〉 班內短講活動 八 10/26 吳晟〈雨豆樹下的負荷〉 短講初賽(班際) 第二節課 九 11/2 期中考 十 11/9 閱讀心得課堂寫作(手寫) 不可超出閱讀書單範圍(非書單選書,以零分計算) 作文2:讀書心得寫作(現場) 期中預警 (曠課或缺作業) 十一 11/16 余光中〈埔里甘蔗〉〈惠蓀農場〉 作文3 十二 11/23 《莊子‧逍遙遊》 十三 11/30 《莊子‧逍遙遊》 作文4:改寫作文1 十四 12/7 單元三:人間情緣 齊邦媛〈來自雲端的信〉 十五 12/14 蘇軾〈僧圓澤傳〉 十六 12/21 蘇軾〈僧圓澤傳〉 十七 12/28 劉克襄〈年輕的探索者—小貍〉 十八 110/1/4 期末考 約1/11前登錄學期成績 |
||||||||||||||||
學習評量方式 | ||||||||||||||||
一、平時成績20% (前測佔10%,缺考需正式請假。) 二、作業60% 作文(5篇,多則加分)每篇5%、作文改寫5%、閱讀心得寫作(5%)、演講回饋單(5%),預習單5% (6張前2張必寫,第3張後自由繳交,採加分制),短講(個人)5%,PPT(組)5%。參賽(班際)得另外加分。 三、期中考10% 四、期末考10% 協助課務進行及參與活動競賽優異者,依具體事蹟加分。所有額外加分不超過10%。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中興中文系:《中興國文》(第4版,或更新版本),新北市,新文京,2017年9月(建議售價450元) ISBN 978-986-430-325-0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中興大學ilearning 臉書社團:TA管理 |
||||||||||||||||
課程輔導時間 | ||||||||||||||||
每週一a.m.0745—0810(請提前預約)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8 / 29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