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現代詩(1508)
(Eng.) Modern Poetry
開課單位 夜中文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沈曼菱
選課單位 夜中文 / 進修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91
課程簡述 研究分析現代詩思潮發展、現代詩相關詩學理論與文藝思潮,藉以充實現代詩研究基礎,經由閱讀文本生發現代詩之創作,並培養研究、分析文本之能力。通過選定對詩人及其作品研讀過程,實際進行現代詩論述書寫與創作。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透過本課程認識台灣現代詩發展歷史與文化脈絡,並在研讀文本內容中學習論述、研究特定現代詩議題。進而培養閱讀與創作現代詩的興趣。
3.能具備古今文學閱讀、詮釋與鑒賞之基礎能力。
4.能進行文化鑑賞與文藝創作之基礎能力。
50
50
習作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作業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1.課程介紹:台灣新詩系譜與地圖
2.台灣現代詩發展史論
3.日治時期台灣新詩(Ⅰ):寫實主義
4.日治時期台灣新詩(Ⅱ):現代主義
5.現代詩的創作與日常(Ⅰ)
6.現代詩社及現代派的組成與主張
7.藍星詩社與余光中、周夢蝶、羅門、敻虹
8.創世紀詩社與超現實主義
9.期中考週
10.笠詩社與本土化詩學
11.七○年代現代詩與詩社
12.八○年代:自然生態、政治、都市詩
13.九○年代的多元詩潮:女性、原住民、跨性別議題
14.後現代與後殖民詩
15.詩的可能:影像詩、數位詩、超文本詩、異體詩
16.詩學研究與論述議題
17.現代詩的創作與日常(Ⅱ)
18.期末考週

學習評量方式
1.出席/參與課堂討論與報告(50%);2.期末報告(5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孟樊,《台灣當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1995年。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楊宗翰,《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北:新銳文創,2012年。
楊宗翰,《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台北:秀威經典出版社,2017年。
楊宗翰,《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台北:新學林出版社,2019年。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出版社,2004年。
鍾玲,《現代中國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其他:教師講義及指定閱讀作品詩集。
課程輔導時間
請先與老師討論聯繫 antinomy11@gmail.com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4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