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史學導論(1073)
(Eng.)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Methodology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游博清 等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本課程由歷史系三位老師輪流授課,給予學生歷史學研究的基本觀念和認知,包含不同類型史料的討論、近代中西方歷史研究方法的演進、知名的歷史學派、近年來熱門的史學研究領域等。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的初步了解,加深對各種史料類型的認識,從中討論不同史料文獻的價值、解讀和立場。
2. 增進學生對歷史學各種研究議題、領域的初步認識。
3. 擴大學生對歷史學界、學者和學術寫作的基本認知。
1.史學研究能力
4.社會關懷
5.國際視野
30
40
30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近代歷史學主要研究流派介紹與文章閱讀討論
第3週 史料種類、特性(I)與文章閱讀討論
第4週 史料種類、特性(II)與文章閱讀討論
第5週 歷史敘述的客觀性、史識與文章閱讀討論
第6週 近代中國歷史研究方法介紹與文章閱讀討論
第7週 再一次導論
第8週 文字史料的介紹與運用--以交流史為例
第9週 刻意製造
第10週 看不見的歷史
第11週 停課一次
第12週 漢文與非漢文史料
第13週 史學書寫:概述(希臘-羅馬至中古歐洲)
第14週 史料類型與分析(1):上帝與凱撒
第15週 史料類型與分析(2):錢幣、碑文與其他
第16週 學術書寫 專題演講(暫定) 期末考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由三位授課老師各自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期末共同討論學期成績。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2003)。
賴德霖,〈一種公民建築的產生:晚清和民國早期中國圖書館話語與實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8期(2015),頁95-150。
張寧,〈腦為一身之主:從「艾羅補腦汁」看近代中國身體觀的變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4期(2011),頁1-40。
曾品滄,〈美國的滋味:冷戰前期臺灣的可口可樂禁令與消費(1950~1967)〉,《臺灣史研究》,26:2(2019),頁113-150。
張淑雅,〈蔣介石一瞥:1950 年代後期日記中的觀察〉,《臺灣史研究》,18:1(2011),頁185-216。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2003)。
賴德霖,〈一種公民建築的產生:晚清和民國早期中國圖書館話語與實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8期(2015),頁95-150。
張寧,〈腦為一身之主:從「艾羅補腦汁」看近代中國身體觀的變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4期(2011),頁1-40。
曾品滄,〈美國的滋味:冷戰前期臺灣的可口可樂禁令與消費(1950~1967)〉,《臺灣史研究》,26:2(2019),頁113-150。
課程輔導時間
請 email聯繫授課教師。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