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臺灣史(1072)
(Eng.) History of Taiwan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陳慧先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本課程為歷史系一年級必修課,外系名額原則上僅供輔系或雙主修同學修習,請特別留意。有關課程加選之來信,恕不一一回覆。

本課程為歷史學系一年級必修課程,內容講授近代臺灣歷史,範圍由一八六○年代開港通商,至一九九○年代臺灣自由民主化。原則上每週一講,探討近代臺灣史重要議題,並於適當階段搭配講題播放相關紀錄片、開放同學參與討論。
先修課程名稱 臺灣史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期待同學們能掌握臺灣近代歷史重要課題,理解形成今日臺灣之歷史脈絡,與近年相關研究趨勢。
1.史學研究能力
4.社會關懷
70
30
討論
講授
出席狀況
測驗
其他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02/21)第一講:課程說明
第2週 (02/28)和平紀念日(放假)
第3週 (03/07)第二講:牡丹社事件、東亞新局勢與清領最後二十年
第4週 (03/14)第三講:清廷割臺、臺人保鄉衛土之戰與臺灣總督府早期統治
第5週 (03/21)第四講:反殖民運動與文化啟蒙
第6週 (03/28)第五講:封鎖下的「歸順」之路、霧社事件
第7週 (04/04)民族掃墓節放假一次
第8週 (04/11)第六講:皇民化運動與戰爭動員
第9週 (04/18)期中考試
第10週 (04/25)第七講:戰後初期的大變局與二二八事件
第11週 (05/02)第八講:「國府」撤退來臺與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案件概述
第12週 (05/19)第九講: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案件實例、1960年代的臺灣社會
第13週 (05/16)第十講:從解嚴到自由民主化(1987-1990s)
第14週 (05/23)第十一講:轉型正義與綜合討論
第15週 (05/30)端午節調整放假
第16週 (06/06)期末考試

第17週 (06/13)自主學習週:紀錄片《社頂的孩子》賞析
第18週 (06/30)自主學習週:於學期間參觀任一臺灣史相關展覽

✽自主學習週之內容,由同學斟酌個人時間進行;有關紀錄片與觀展心得內容可作為期中或期末考試加分。
✽課程內容視實際上課情況略作調整。
學習評量方式
期中考試(40%)
期末考試(40%)
――問答題:主題統整、史料解析、心得感想(紀錄片、展覽/臺灣史專書或研究論文)。
✽期中、期末考試可攜帶一張A4大小的備忘資料(暫定);如有參考AI生成文字,務必謹慎判斷其正確性。


課堂參與(20%)
✽表定紀錄片賞析與分組討論週次,將進行計分點名,缺(曠)課一次學期總成績扣2分;病、事假等請依學校規定,並於事前或該日至學務系統進行線上請假;學期間另有課堂點名,作為學期成績調分與必要時參考。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參考書目: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三版)》。臺北:聯經,2016。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臺北:玉山社,2019。
周婉窈,《臺灣史論集一:山、海、平原的歷史》。臺北:聯經,2024。
張隆志編,《臺灣史論叢‧史學篇:島史的求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
溫振華、戴寶村,《典藏臺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臺北:玉山社,201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文化,2003。
陳翠蓮,《百年追求‧卷一:自治的夢想》。臺北:衛城,2013。
吳乃德,《百年追求‧卷二:自由的挫敗》。臺北:衛城,2013。
吳乃德,《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臺北:春山出版,2020。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陳進金,陳翠蓮,蘇慶軒,吳俊瑩,林正慧,《政治檔案會說話》。臺北:春山出版,2021。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臺北:衛城出版,2017。
蘇瑞鏘,《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4。
吳聰敏,《台灣經濟四百年》。臺北:春山,2023。


延伸閱讀:
第一講:課程介紹
延伸閱讀1-1:許雪姬__台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

第二講:開港通商、牡丹社事件與清領最後二十年
延伸閱讀2-1:周婉窈__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
*紀錄片《社頂的孩子》

第三講:乙未割臺與臺灣總督府早期統治
延伸閱讀3-1:林文凱__臺灣近代統治理性的形構:晚清劉銘傳與日治初期後藤新平土地改革的比較
延伸閱讀3-2:張隆志__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

第四講:反殖民運動與文化啟蒙
延伸閱讀4-1:賴和__阿四(史料)
延伸閱讀4-2:賴和__赴會(史料)
*陳翠蓮,《百年追求‧卷一:自治的夢想》。臺北:衛城,2013。

第五講:封鎖下的「歸順」之路、霧社事件
延伸閱讀5-1:周婉窈__試論戰後臺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

第六講:皇民化運動與戰爭動員
延伸閱讀6-1:王昶雄__奔流(鍾肇政譯,1992)(史料)

第七講:戰後初期的變局與二二八事件
延伸閱讀7-1:王白淵告外省人諸公(史料)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臺北:衛城出版,2017。

第八講:「國府」撤退來臺與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案件概述
第九講: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案件實例、1960年代的臺灣社會
延伸閱讀8-1:顏一秀__秋蟬的悲鳴(史料)
延伸閱讀8-2:陳翠蓮__白色恐怖時期的臺大校長傅斯年(1949-1950)
*吳聰敏,《台灣經濟四百年》。臺北:春山,2023。

第十講:從解嚴到自由民主化(1987-1990s)
第十一講:轉型正義與綜合討論
延伸閱讀11-1:汪宏倫__我們能和解共生嗎?:反思台灣的轉型正義與集體記憶
延伸閱讀11-2:吳乃德__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課堂使用PPT,相關講義、閱讀資料上傳至iLearning3.0。
課程輔導時間
事前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3/06 21:15:55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