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3.能具備古今文學閱讀、詮釋與鑒賞之基礎能力。 |
4.能進行文化鑑賞、文藝創作、語文實踐與應用之基礎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難道是我太衰,為什麼要走出學院去跑田調?——奈吉爾‧巴利《天真的人類學家》 |
第3週 |
你以為食記遊記就是田調嗎?田野調查議題如何深刻化——劉紹華《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
第4週 |
田野的魔幻時刻,田野那些可能會迷倒你之處——奈吉爾‧巴利《天真的人類學家》 |
第5週 |
八堡文化劉彥成社造演講 |
第6週 |
人文國際黃信彰執行長演講 |
第7週 |
田野調查數位工具使用教學 |
第8週 |
田野調查基地南區綠川導覽 |
第9週 |
廖振富教授演講 |
第10週 |
田野調查影音設備使用實務教學 |
第11週 |
數位文史資料庫使用教學 |
第12週 |
解昆樺文化部溪尾里、鐵道案、立法院臺灣選舉史田調計畫案實務 |
第13週 |
綠川分組主題籌備 |
第14週 |
綠川分組主題互訪A |
第15週 |
綠川分組主題互訪B |
第16週 |
綠川分組報告彙整
綠川分組課堂上台報告
期末考週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1.課堂參與表現20%
2.主題互訪實務分組表現30%
3.期末分組田野調查報告表現50%
4.出缺席
5.加分:老師年度田野調查計畫,每次田調提供一名實習名額,單次參與實習可累積實務經驗,並加總平均兩分。
6.課堂演講,分組線上提問,該組負責提問者評分另多加5分,一組可提問複數題。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課程輔導時間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03.健康與福祉   06.淨水與衛生 | 提供體驗課程: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