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現代散文(1046) | ||||||||
(Eng.) Modern Prose | |||||||||
開課單位 | 中文系 | ||||||||
課程類別 | 選修 | 學分 | 2 | 授課教師 | 羅秀美 | ||||
選課單位 | 中文系 / 學士班 | 授課使用語言 | 中文 | 英文/EMI | N | 開課學期 | 1042 | ||
課程簡述 | 1.明瞭近現代以來的散文發展史。 2.現代散文(史)的基本觀念 3.現代散文的構成與類型 4.現代散文名家的美典閱讀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含自主學習 | N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1. 1.明瞭近現代白話散文之發展及其內涵.2.明瞭近現代散文對現實人生面貌的反映.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
103-1 時間/教材 單元 內容 第一週9/16 教材∕教法介紹 教材:《散文類》與《散文讀本》 *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讀中文系的人》) 第二週9∕23 一、1900-1910 1.梁實秋(1902)〈講價〉(讀) 2.臺靜農(1902)〈始經喪亂〉、〈記波外翁〉(類) 第三週9/30 二、1911-1920 3.楊絳(1911)〈丙午丁未年記事〉(烏雲與金邊)(類) 4.琦君(1917)〈看戲〉 第四週10/7 5.汪曾祺(1920)〈西南聯大中文系〉、〈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歲朝清供〉、〈豆腐〉(類) 6.齊邦媛(1924)〈來自雲端的信〉(類) 第五週10/14 三、1921-1930 7.王鼎鈞(1925)〈明滅〉(讀) 8.余光中(1928)〈思蜀〉(讀)、〈聽聽那冷雨〉、〈牛蛙記〉、〈鬼雨〉(類) [余光中記錄片《逍遙遊》欣賞] (75分鐘) 第六週10/21 四、1931-1940 9.楊南郡(1931)〈斯卡羅遺事〉(類) 10.逯耀東(1933)〈豆汁爆肚羊頭肉〉(讀) 第七週10/28 11.林文月(1933)〈A〉(讀)、〈溫州街到溫州街〉(類) [林文月記錄片《午後書房》欣賞](約67分鐘) 第八週11/4 12.陳冠學(1934)〈田園之秋․九月二十三日〉(讀) 13.劉大任(1939)〈陳靜反手彈〉(讀) 14.雷驤(1939)〈岳父寫生帖〉(讀) 第九週11/11 期中考試 閱讀與寫作測驗 第十週11/18 15.楊牧(1940)〈那一個年代〉(讀、類)、〈戰火在天外燃燒〉(類)、〈搜索者〉(類) 第十一週11/25 五、1941-1950 [楊牧記錄片《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欣賞] (75分鐘) 16.張曉風(1941)〈我的幽光實驗〉(讀) 第十二週12/2 17.席慕蓉(1943)〈飄蓬〉(讀) 18.張錯(1943)〈逸仙雅居〉(類) 第十三週12/9 19.吳晟(1944)〈堤岸〉(讀) 20.黃碧端(1945)〈愛憎童蒙〉(讀) 第十四週12/16 21.陳列(1946)〈山中書〉(讀) 22.洪素麗(1947)〈苕之華〉(讀) 第十五週12/23 23.陳芳明(1947)〈父親的瞭望—寫給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讀)、〈奔流入海〉(類) 24.蔣勳(1947)〈石頭記〉(讀) 第十六週12/30 25.廖玉蕙(1950)〈如果記憶像風〉(讀) 26.阿盛(1950)〈十殿閻君〉(讀) 第十七週1/6 學習成果驗收 學習心得口頭報告 十八週1/13 期末考試 閱讀與寫作測驗 104-2 第一週2/24 課程說明∕ 六、1951-1960 27.凌拂(1951)〈大冠鷲〉(讀); 28.舒國治(1952)〈賴床〉(讀) 29.林清玄(1953)〈味之素〉(讀) 第二週3/2 30.王安憶(1954)〈漂泊的語言〉(類) 31.王德威(1954)〈父親的病—駱以軍與《遠方》〉(類) 32.周芬伶(1955)〈汝身〉 第三週3/9 33.張讓(1956)〈蒲公英〉(讀) 34.朱天文(1956)〈做小金魚的人—讀《華太平家傳》〉(類) 第四週3/16 35.焦桐(1956)〈論牛肉麵〉(讀) 36.劉克襄(1957)〈海東青〉(讀) 第五週3/23 37.廖鴻基(1957)〈鐵魚〉(讀) 38.莊裕安(1959)〈我的野獸派丈母娘〉(讀) 第六週3/30 七、1961-1970 39.楊索(1959)〈這些人與那些人〉(類) 40.簡媜(1961)〈鹿回頭〉(讀)、〈小同窗〉(類) 第七週4/6 41.蔡珠兒(1961)〈今晚飲靚湯〉(讀) 42.林燿德(1962)〈魚夢〉(讀) 第八週4/13 43.楊照(1963)〈氣味〉(讀) 44.王家祥(1966)〈秋日的聲音〉(讀) 第九週4/20 期中考試 [閱讀與寫作測驗] 第十週4/27 45.駱以軍(1967)〈溫州街夢見街〉(類) 46.柯裕棻(1968)〈爺爺房裡的書〉(類) 第十一週5/4 47.唐捐(1968)〈螢河榮枯錄〉(類) 48.鍾怡雯(1969)〈今晨有雨〉(讀)、〈紗麗上的塵埃〉(類) 第十二週5/11 八、1971-1980 49.陳大為(1969)〈從鬼〉(類) 50.吳明益(1971)〈美麗世(負片)〉(類) 第十三週5/18 51.徐國能(1973)〈第九味〉(類) 52.房慧真(1974)〈紅樓〉(類) 第十四週5/25 53.黃湯姆(1976)〈旅遊文學:地方精神與詩意承載〉(類) 54.童偉格(1977)〈失蹤的港〉(類) 第十五週6/1 九、1981- 55.劉梓潔(1980)〈父後七日〉(類) 56.吳妮民(1981)〈週間旅行〉(類) 第十六週6/8 57.黃文鉅(1982)〈就木〉 58.言叔夏(1982)〈馬緯度無風帶〉 第十七週0615 學習成果驗收 口頭報告 第十八週0622 期末考試 四題申論[閱讀與寫作] |
||||||||||||||||
學習評量方式 | ||||||||||||||||
一、 平時成績45%:出席、課堂表現、作業、報告。 [登記曠課一次扣學期總成績3分,事假、公假請事先請假,病假請事後補證明,生理假等特殊狀況請另外說明。] [缺交作業,以零分計,並扣學期總成績3分] 二、 期中成績25%:筆試(申論題)。 三、 期末成績30%:筆試(申論題)。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壹、課堂教材 1.黃錦樹、高嘉謙編,《散文類》,台北:麥田出版社,2015年5月 2.周芬伶、鍾怡雯主編,《散文讀本》,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02年8月 貳、重要參考書目 一、選本 楊佳嫻、凌性傑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5月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2月 鍾怡雯、陳大為編,《天下散文選:1970-2000臺灣》ⅠⅡⅢ,台北:天下文化公司,2001年10月 陳義芝主編,《散文二十家》,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4月 陳義芝編,《散文教室》,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2月 楊牧、顏崑陽編,《現代散文選:續編》,台北:洪範書店,2002年8月 楊牧編,《現代中國散文選》ⅠⅡ,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8月 齊邦媛編,《中國現代文學選集_散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1月 二、論述 何寄澎,《永遠的搜索——臺灣散文跨世紀觀省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5月 周芬伶,《散文課》,台北:九歌出版社,2013年2月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2月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4月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修訂新版),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大安,1992年4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大安,1992年4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大安,1992年4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大安,1992年4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5月二版二刷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4年9月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https://ecampus2.nchu.edu.tw/eCampus3P/Learn/enter_course_index.aspx 請同學進入E-Campus,登錄個人常用e-mail帳號,以利接收各項教學事項之通知。 |
||||||||||||||||
課程輔導時間 | ||||||||||||||||
星期三14—15時,星四10-12時。請事先預約:roselo@dragon.nchu.edu.tw;04-22840317#817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6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